【EV视界报道】10 月 27 日,赛力斯启动港股招股,招股期至 10 月 31 日,计划 11 月 5 日以 “9927” 为代码登陆港交所。

带着华为技术加持的标签,它以 131.5 港元发行价、2150 亿港元估值,向蔚来、理想所在的 “千亿市值俱乐部” 冲刺,这场 2025 年亚洲科技圈重磅 IPO,看点十足。
此次募资表现亮眼:全球发售 1.002 亿股 H 股,按最高发行价算,募资净额近 129.3 亿港元。施罗德、韩国 Mirae、重庆渝富等 “聪明资金” 组成的基石投资者,直接拿下近半份额,足见市场对其潜力的认可。
要知道 2021 年前,赛力斯还在新能源赛道探索,如今靠问界系列逆袭,2024 年净利 59 亿,2025 年上半年同比大涨 81%,成长速度令人惊喜。
它的快速成长,核心在于与华为的深度合作生态。
从 2018 年联合研发增程系统,到 115 亿入股华为子公司引望智能形成 “股权联动”,双方合作持续升级。问界系列贡献了赛力斯 80% 以上营收,招股书中提及的 HarmonyOS 座舱、ADS 自动驾驶等技术支持,都是协同发力的成果。
2024 年华为作为核心合作伙伴,为其提供的采购服务占比达 30.2%,可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但赛力斯并未止步于 “合作赋能”,而是主动构建核心竞争力。129 亿募资中,70% 将投入研发,这一力度远超行业。
此外,它还规划了明确的海外布局:2026 年前开 100 家体验中心,联合华为将超充网覆盖全球 80% 高速,推动 “技术 + 服务” 联合拓展。
目前,转型已见成效,2025 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升至 28.93%,超过不少传统豪华品牌。
市场反馈积极,目标价 175 港元较发行价高三成,但普通投资者仍需理性。今年港股新股分化明显,奇瑞 9 月上市首日涨 11%,后续走势却有波动;且赛力斯前 9 月销量微降 3.82%,在华为生态多品牌竞争中,如何巩固优势仍需观察。
说到底,赛力斯的 IPO 是 “借力成长” 的进阶:依托合作优势,用资本加速自主研发与全球化,努力将外部赋能转化为自身壁垒。
若能持续推进,2150 亿港元市值或许只是起点。在新能源赛道上,既能借势优质合作、又能主动创新的企业,本就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