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龙头赴港IPO,迈瑞的全球化“雄心”能否如愿?
创始人
2025-10-24 12:24:07
0

从美股退市9年后,国产医疗器械龙头决定再次走上资本全球化的征程。

10月14日,迈瑞医疗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公司将赴港上市。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迈瑞正在考虑赴港二次上市,预计筹资至少10亿美元,该消息曾引发市场关注。当时,迈瑞对外回应“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如今,这一信息终于有了“官方发布”,外界将其视为迈瑞布局全球化的又一重要落子。

在国内市场极度“内卷”的当下,出海成为许多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反内卷”之举。但对于从千禧年间就开始和全球市场紧密互动的迈瑞而言,出海在某种程度上是其诞生的基因之一。从最初代理销售海外医械巨头产品,到海外“买买买”并购扩张,再到一度登陆美股上市,在迈瑞的事业版图中,海外市场始终是一块关键拼图,对于企业的业绩影响举足轻重。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迈瑞的国际业务营收几乎与国内市场持平。

“我们认为当前是公司进行境外发行上市的最佳战略窗口期。”在面对“为何选择在此时上市”的提问时,迈瑞如此回答。这一次,迈瑞的全球化“雄心”能否顺利如愿?

制图:南方+记者 陈乐

再次进军全球资本市场

对于迈瑞医疗来说,此次赴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公司坚定施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核心目的有四个:强化国际影响力,匹配全球化发展战略;吸引并提升全球优秀人才储备;构建全球化资本平台;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和流动性。

作为我国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从深圳起步,在国际化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25年,历经几个阶段,目前在全球主要市场已经深深扎根,进入深度本地化阶段。

在业务全球化方面,迈瑞的多个产品线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为满足高端客户对于供应及时性和成本的要求,同时符合海外当地政府对于本地化的要求,公司在全球14个国家规划了本地化生产基地,目前有11个国家已启动生产,全球化业务布局已形成坚实基础。

尽管在国内迈瑞已经成长为医疗器械“一哥”,但在群雄林立的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相对有限。横向来看,迈瑞所布局的业务在海外市场占有率仅为2%—3%,在国际收入、海外市占率等方面仍有巨大的开拓空间。在此情况下,要想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拓展业务,获得国际资本的助力也十分关键。

在全球资本市场,迈瑞曾有过十年的“留洋”经历。2006年,迈瑞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的里程碑事件。但在2016年3月,迈瑞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两年后,迈瑞登陆深交所上市,成为A股医疗器械“一哥”。此番再赴境外上市,表明迈瑞想要再一次走入国际资本的怀抱。

迈瑞表示,此次申请港股上市将深度推动“业务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战略协同:一方面,助力公司更高效对接海外市场资源,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为其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巨头进行竞争提供有力的资本保障;另一方面,依托香港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向全球投资者清晰传递公司的定位与投资价值,显著提升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及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此外,港股上市还可以帮助迈瑞构建全球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和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根据迈瑞方面披露的信息,此次IPO募得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及全球业务布局、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用途。

海外业务比重持续上升

赴港IPO,或许是迈瑞完成“两个目标”的关键环节,甚至是必由之路。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迈瑞医疗创始人、董事长李西廷提出: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再用5年时间,即到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综合实力Top10。而目前,迈瑞还处于20名开外。

另一个目标是公司管理层表示,对于海外市场的发展预期,公司的目标是逐渐实现海外业务的营收占比达到70%。在其随后交出的2025年中报里,这一数字为49.8%,离目标还有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

这一数字让投资者们对上述两个目标的达成不那么乐观的原因是,这是迈瑞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中报: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67.43亿元,同比下降18.45%;归母净利润为50.69亿元,同比下降32.96%。迈瑞在财报中解释称,当前竞争环境下,公司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导致国内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反映的是去年招标下滑的时间段,叠加去年上下半年收入基数分布偏离的影响,使得国内业务同比下滑超过30%。

分地区来看,国内市场营收84.1亿元,占整体营收的50.2%;国际市场营收83.3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9.8%,尽管同比增长5.39%,但与上年同期的18.1%相比,增速放缓了不少。

公司的三项主营业务也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体外诊断类产品营收64.2亿元,同比下降16.11%;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营收54.8亿元,同比下降31.59%;医学影像类产品营收33.1亿元,同比下降22.51%。

不过,迈瑞对此仍持乐观态度,在财报中表示,国内市场方面,随着行业整顿进入常态化,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渐启动,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活动迎来复苏,总体来看,国内市场第三季度将明显改善,公司将如期迎来拐点;国际业务方面,业务进度基本符合预期,预计增长将有所提速,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产线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记者注意到,迈瑞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时提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际体外诊断产线占国际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29%,国际动物医疗、微创外科等高潜力业务占国际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12%,未来几年国际收入占整体的比重有望不断提升。

挑战伴随全球化竞争而来

尽管国际化业务比重持续上升,但迈瑞布局全球化的道路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其一是如何进一步构建自身竞争力。在医疗器械行业,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都是打造产业链实力、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美敦力、雅培、强生等一众全球龙头医械企业相似,在迈瑞的“发家史”中,全球购“买买买”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篇幅,对于整个公司的后续发展有着“奠基”意义。

这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与生物医药领域相比,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品类多,不同赛道间差异较大,碎片化属性强,因此,通过并购手段进入新赛道、新市场是全球龙头企业十分重要的发展策略,更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今时今日的迈瑞,已过了仅靠并购攻城拔寨的阶段,反而将自主研发看得愈发重要,因为要想立足世界,与头部企业竞争,必须自身有过硬的造血能力。

“迈瑞以自主研发为主,并购作为补充,这一点不会变化。”记者注意到,迈瑞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时表示,迈瑞的并购并不着眼于扩大收入、增加利润,而是主要从主营业务补强、局部产品补充等方向着手,通过并购的方式提升现有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成长型业务的发展。2025年上半年,迈瑞的研发投入为17.8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0.6%。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关税壁垒等因素也是企业全球化过程中无法避开的障碍。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对于迈瑞而言并不陌生,早在2018年美国加征的第一批关税里便包含了迈瑞的产品。

对此,迈瑞的对策是前瞻备货,并加快海外本地化供应平台建设,目的是为了缩短产品的交付周期、保障海外市场的供应连续性及供应韧性、提高海外客户的服务满意度。目前,迈瑞已在全球除美国以外的14个国家布局了生产基地,其中包括已获FDA认证的工厂,将为公司应对日趋动荡的国际环境提供积极灵活的解决方案。

采写:南方+记者 梅子仪

制图:南方+记者 陈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邦泽创科IPO:依赖大客户亚马... 碎纸机等办公电器制造商邦泽创科(874249.NQ),计划于北交所上市。 但是,这家公司的收入高度依...
AI算力板块午后大爆发,创业板... AI硬件板块强势爆发,CPO龙头中际旭创涨超11%,本周涨超30%,带动“AI算力含量高的”创业板人...
猴市狂颠!ETH今晚或将“暴力... 猴市行情!比特币、以太坊不断插针,又是爆和悦的一天!最近24小时,全球共有 111,473 人被爆仓...
山东神光投顾上海分公司:央行数... 山东神光投顾上海分公司:央行数字货币,货币体系的未来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央行数字货币(CBDC)...
ETF融资榜 | 医药ETF(... 2025年10月23日,医药ETF(512010.SH)收平,成交5.15亿元。获融资买入1.65亿...
ETF融资榜 | 创业板ETF... 2025年10月23日,创业板ETF(159915.SZ)收跌0.03%,成交30.07亿元。获融资...
ETF资金榜 | A500指数... 2025年10月23日,A500指数ETF(560610.SH)收涨0.26%,成交6.01亿元。净...
ETF资金榜 | 钢铁ETF(... 2025年10月23日,钢铁ETF(515210.SH)收涨0.48%,成交1.43亿元。净流出45...
白山云赴港IPO:边缘云赛道龙... DoNews10月24日消息,白山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山云”)于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45岁女子恋爱1个月怀孕被61... 视频截图 10月23日(发布),河南郑州,45岁女子与61岁男子婚恋网相识,一个月后意外怀孕却被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