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当“吃谷”和吃零食的buff叠加,就催生出一家能冲击港股IPO的趣玩食品公司。
广州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在港交所公布了招股书,这家拿下奥特曼、小马宝莉、小猪佩奇等IP的企业,靠将动漫形象印在零食外包装、在零食中配赠小玩具等方式,3年内将直销收入从2110万元提升到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的271%。
2004年,金添动漫在东莞成立,是国内最早将IP趣玩和食品行业结合的企业。在企业发展接近20年的当口,随着零食消费的增长和“谷子经济”的兴起,也带飞了这家IP趣玩食品企业。
所谓IP趣玩食品,金添动漫在公告中解释,例如印有奥特曼形象的蛋形定制包装、能够循环用作笔筒或收纳罐的蜡笔小新食品容器、可搜集柯南收藏卡等等。
虽然叫“动漫”股份公司,但金添动漫的核心,实际是一家食品公司。
招股书显示,到今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产品的SKU包括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
虽然动漫形象包装传统被认为会以低幼群体为主要消费人群,但“谷子经济”的兴起,正说明粉丝群体才是支撑动漫IP的重要人群。
金添动漫在招股书中也提到,获取授权的26个IP吸引粉丝群体,并可有效转化为消费群体,公司的三大核心支柱整合,正是利用授权IP开发IP趣玩食品及随附IP赠品,从而创造具有趣味性的消费体验。
从公司的经营业绩来看。公司消费者的判断也所言非虚。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2024年间,公司的收入从5.96亿元,增长至8.77亿元;毛利从约1.59亿元,增长至2.95亿元;年内利润从3670万元,增长至1.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300%。
同时,由IP收入带来的边际效应还在扩大,公司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6.6%,一路增长至2024年的33.7%,整体呈持续攀升。
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金添动漫的各项核心指标数据还在攀升。根据招股书公布的最新业绩显示,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4.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毛利达到1.54亿元,同比增长10.79%;毛利率在上年34.4%的较高位置基础上,继续增长了0.3个百分点,达到34.7%。
这或许也是因为,通过IP包装的方式,金添动漫在竞争异常激烈的零食市场,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缝隙,而这个缝隙恰恰因为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成为新的经济模式,并蕴藏巨大的潜力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15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6%,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25年—2029年,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将以复合年增长率20.9%增长,至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305亿元。
而按照2024年的收入计算,金添动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
不过,作为IP趣玩企业,金添动漫大部分的IP都来自于品牌授权,并且存在授权协议期限。除了奥特曼的首次合作时间在2009年,其余大部分IP的合作年份都是2015年之后。并且除了小马宝莉的授权协议期限是42个月之外,大部分都集中在12-24个月之间。
金添动漫在招股书中的风险也提到,公司的IP授权协议,通常为1-3年,公司可能无法续签现有的授权协议。如果授权终止,除非IP所有方批准的抛售期之外,公司会丧失销售该产品的权利,而是否能维持现有的授权协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和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关系。
事实上,公司丧失该产品的销售权利,那将直接导致库存高企,而严格的IP限制,也使得本质是零食的产品,难以走普通零食低价销货的路线。
同时,虽然吃到了“谷子经济”的红利,但金添动漫的IP并非原创独家授权IP,这也意味着它将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
金添动漫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与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合作通常是非独家的,他们也可能会和公司的竞争对手或新参与者进行合作,以最大化合作及降低风险。如果竞争对手可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类似产品,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直接形成挑战。
金添动漫的一大问题在于,尽管手握众多IP,但缺乏来自自身品牌IP的形象,缺少品牌和IP之间的记忆点,它与各大爆款IP的关系更像是“租赁”而非“自持”,这对于以IP作为其主要卖点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将命脉交给他人之手。
所以,虽然金添动漫虽然乘谷子经济的风冲上了港交所,但这家只是在产品形态上“换汤不换药”的IP趣玩食品企业,是否能坐稳行业的头把交椅,现在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