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公告称,长期聚焦和深耕GPU与人工智能行业的沐曦股份即将在10月24日迎来科创板IPO上会,上市在望。
沐曦股份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 GPU 架构、GPU IP、指令集、高速互连、先进封装及基础系统软件等全流程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其产品综合性能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大力推进上市,最重要的目标是推进国产算力建设、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
但不可不忽视的是,目前沐曦股份的对手英伟达(NVIDIA)和超威半导体(AMD)依然十分强大。上市后,公司在技术突破,争取市场和日常经营中如何突破自我,实现公司更大的发展,是目前市场和半导体业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就这些问题,沐曦股份回复了观察者网的提问。
英伟达被禁
市占率1%的局面将打破
全球 GPU 市场长期以来呈现“一超一强”的寡头垄断格局,由英伟达(NVIDIA)和超威半导体(AMD)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英伟达,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完善的 CUDA 生态,构筑了坚实的竞争壁垒,占据了超过 80% 的全球市场份额。
但地缘政治博弈,美国政府对高端 AI 芯片的出口管制持续加剧,为依赖进口的中国市场创造了巨大的供给缺口。在这一背景下,下游智算中心的采购需求有望向国内厂商转移。沐曦股份作为国内高性能通用 GPU 领域的领导者之一,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虽然,据场研究机构的估算,沐曦在 2024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中的份额约为 1%,但沐曦表示,公司全栈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GPUIP、GPU指令集和架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高度契合该等客户的国产化采购需求,并且英伟达产品反复被禁售也进一步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而从行业数据来看,AI相关应用的快速普及带动了对算力芯片的需求增长。IDC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约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主导地位,占比69%。IDC预计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2029年整体规模将超千亿美元。市场蓝海巨大,也给了沐曦未来发展的机会。
而在国产替代自主研发上,公司已经发布和在研产品,包括基于国产供应链的训推一体系列曦云C600、曦云C700等,专为生成式AI推理市场设计的Nx系列,以及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产品等,其中曦云C600是基于国产先进工艺开发的通用GPU芯片,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国产供应链闭环。
为避免国外供应量厂商“卡脖子”,沐曦一方面将加速公司在晶圆生产制造、封测、存储颗粒、EDA、IP等核心环节实现国产配套,保障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将反哺产业链上下游,带动国内先进工艺良率爬坡以及IP、EDA、存储颗粒等核心环节技术进步。
有技术自信
公司产品有三大优势
而在与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这样强大的对手竞争中,沐曦有自己的技术自信,公司对观察者网表示,公司目前技术共有三大优势。
第一是通用性优势。公司以GPU架构和GPUIP打造全系列GPU产品,具备通用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公司全系列产品采用统一的GPU计算架构,兼具通用性和高性能。同时,目前绝大部分大模型厂商的算法创新均基于GPU实现,而公司通用、灵活的GPU架构能够高效适应云端快速迭代的复杂算法和大量非传统模型结构,从而支持更为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其次是高能效优势。公司GPU产品在单卡性能、集群性能及稳定性等多维度方面具有领先的产品表现力。公司训推一体GPU具备国内领先的计算能力,拥有丰富的标量、矢量和张量计算单元,能够满足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科学计算等多元化的算力需求,大幅提升了智算集群的多场景融合应用能力。同时,公司是全球少数几家掌握了复杂多级缓存结构的GPU企业,凭借独特的缓存组网技术,能够针对不同场景灵活自适应多级缓存控制策略,实现对高速缓存的精细管控、有效提升缓存命中率,满足GPU高算力下对于高带宽的需求。
再有是易用性优势。公司技术发展“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双轨并行,打造了具备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软件生态优秀的GPU芯片与完善的软件生态相辅相成。公司基于自研指令集及GPU并行计算引擎打造了自主可控MXMACA软件栈,是国内少数能为云端AI开发者提供兼顾易用性、高性能、通用性的基础软件栈的企业之一。尤其是易用性,公司自主研发的MXMACA软件栈为开发者提供了完整的AI开发工具链,利用自有技术完成对相关开源框架和工具的适配、编译、验证、优化等,不断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
经营没问题
大股东非关联方裁员属正常
虽然在技术上沐曦有自身优势,但在经营上,在上市前亦有瑕疵报出。
招股书显示,在公司加速 IPO 进程前夕,上海源庐加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源庐加佳)于 2024 年 8 月通过增资入股沐曦股份,成为申报前十二个月内的新增股东之一。其入股价格与同期其他股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源庐加佳的持股比例始终低于 1%,不属于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 5% 以上股份的股东。
入股之后,源庐加佳迅速成为沐曦股份的重要客户。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源庐加佳的交易金额达到 9,095.93 万元,占沐曦主营业务收入的 28.39%,成为当期前五大客户之一。对此,沐曦强调,双方的合作具有充分且合理的商业逻辑和背景,且交易价格公允,源庐加佳并非公司的关联方。
此外,网传沐曦为了在 IPO 前优化运营结构,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计划,网传裁员比例高达 20%。对此,沐曦回应称,网传的 20% 裁员比例与实际情况不符。公司将这一人员调整描述为“正常的人员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根据披露数据,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652 人,较 2024 年末的 706 人略有减少,公司将其归因于正常的人员流动。
此外,沐曦表示,GPU 芯片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和密集研发投入的特点。尽管公司营收增长迅速(2022-2024 年复合增长率达 4074.52%),但由于前期的巨额研发投入以及因实施股权激励确认的大额股份支付费用(2024 年度为 47,283.29 万元),公司报告期内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截至 2025 年 3 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为 -104,752.49 万元。
公司认为,虽然其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亏损,但充足的资金储备和不断增长的业务规模能够保障其持续经营能力和战略性投入。公司拥有完善的薪酬和股权激励体系,确保了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和人才队伍的持续扩大。沐曦预计,随着核心产品的持续放量和成本优化,其有望最早于 2026 年达到盈亏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