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又迎新管理人 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任重道远
创始人
2025-10-20 06:23:27
0

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

ETF赛道迎来新入局者。

10月17日,创金合信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开始上市交易,这也是创金合信基金发行的首只ETF。

新管理人持续抢滩ETF

在创金合信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上市之前,创金合信基金的准备工作于今年7月甚至更早就已启动。公开信息显示,创金合信基金于今年7月底上报创金合信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8月13日,该ETF获批注册,9月15日开始发售,9月24日宣告成立,募集规模4.45亿元,获4471户有效认购。

除了创金合信基金,ETF赛道近期还迎来了长城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新管理人。证监会网站显示,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9月30日被受理。早在今年6月,兴证全球基金官网就披露了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信息,采购项目名称为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赢时胜估值和PCF等,采购价格为187万元,中选供应商为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同样是在6月,长城基金旗下的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成立,这也是长城基金成立以来发行的首只ETF。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该ETF的申报、受理、获准注册均于今年3月完成,并分别于5月底发售、6月成立,募集规模3.2亿元。

今年以来,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在停滞多年后重新启动ETF业务。9月底,交银施罗德基金上报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距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交银深证300价值ETF的成立(2011年9月)已过去14年。此外,建信基金在今年2月成立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这也是该基金公司时隔2年多后新发ETF产品。

跃跃欲试与顾虑重重并存

过往几年,ETF虽然快速发展,但从成立的产品信息来看,2023年以来ETF领域并未有新管理人出现,直至今年6月长城基金入局。

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的情况来看,不少基金公司在去年甚至更早就萌发了入局ETF的想法,但由于各家公司的资源禀赋以及对ETF发展的看法不同,最终做出了不同决策。

华南一家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ETF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基金产品的主流,这在业界已有所共识,但不见得ETF适合所有基金公司布局。“我们公司于2024年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想过布局ETF,起码先把产品发出来,再想办法慢慢做大。但在调研一圈之后,发现ETF需要的开发成本太高,且需要很强的渠道资源。在这些现实考量下,我们只能把ETF计划放一放。”

“这个问题实在是让我们纠结,很难谋定而动。”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基金公司的品牌营销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ETF的发展明显是个大趋势,从战略层面考量自然是要布局的,但从落地角度来看,花那么大成本上系统、推渠道,发出来后能做大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两年ETF规模增长的确很快,但主要贡献源自头部公司的主流宽基ETF,不少新发行的主题ETF最终走向“迷你”甚至清盘。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一共有56家基金公司布局ETF,总规模约5.52万亿元;排名前十之后的所有公司,合计规模只有1.33万亿元,占比不足1/4。

相对于一些公司的犹豫不决,有的基金公司则表示了明确态度。比如,针对“为何中欧不做ETF”这一问题,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ETF是以成本取胜的业务,主动投资是以能力取胜的业务,两者要同时做到“好”和“省”,这在现实中几乎是悖论。经过多番讨论,中欧基金在内部达成了一致共识,那就是把主动投资做到最好。

差异化之路在何方?

在探讨ETF业务时,基金行业最为关注的是成本和路径问题。ETF的发展成本高企,很多基金公司跃跃欲试却又难以迈出第一步。另外,在ETF产品数量多达1300余只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要在差异化策略上实现突破,似乎也并不容易。

目前,业界对ETF业务的成本预判是,单只ETF需要10亿元规模才能收支平衡,而整体ETF业务要实现盈利,总规模则要在千亿元以上。在这背后,基金公司要支付多项成本,包括系统开发成本、指数使用成本、渠道成本、做市商成本、上市后的持续运营成本等。“这些显性成本的支出,基本是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一年净利润。ETF业务的确很有吸引力,但如果没有确定性较高的差异化打法,贸然跟风并不可取。”沪上一家公募的产品营销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北方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ETF赛道的后来者,需重点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要寻找具备差异化特征的指数;二是建立专门运营团队;三是短期和中长期的盈利点选择。比如,实施降费后,宽基ETF的管理费年费大多是0.15%,个别行业主题类ETF管理费为0.5%,选择何种费率的ETF,会直接影响基金公司的短期盈利。

在创新策略开发方面,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指数投资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未来的产品创新具备巨大空间,比如运用期权的下跌保护、备兑增强等策略ETF或是主要发展方向。

实际上,主动型ETF也是另一个可能的差异化方向。摩根资产管理全球ETF业务主管Travis Spence近期公开表示,被动ETF领域的同质化竞争及低费率压力,为主动型产品通过差异化策略开辟了新空间。主动ETF在固收领域大有作为,比如中国债券在2024年底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但ETF渗透率不足1%,主动管理策略可填补信用债、利率债的配置空白。此外,中国还可将主动管理策略(如行业轮动、ESG主题)融入ETF框架,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分红4.8亿不换老设备,却募1... 鸿星科技知难而退,是否另有隐情? 9月29日,在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深耕三十余年的鸿星科技主动撤回了已...
比特币突破111000美元 比特币突破111000美元/枚,日内涨2.17%。
成长风格今日领涨,支撑科技板块... 1、今日市场占优风格变化原因及当前所处的位置? 过去一周的交易线索主要是贸易摩擦反复,科技领域限制措...
ETF融资榜 | 黄金ETF基... 2025年10月17日,黄金ETF基金(518660.SH)收涨3.59%,成交9.42亿元。获融资...
天亮了吗?——通信ETF大涨点... 一、市场表现 10月20日,市场早盘高位震荡,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16万亿元,较上个...
ETF收评 | A股三大指数集... 格隆汇10月20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63%,深证成指涨0.98%,...
回复函承认技术滞后 恒运昌IP... 专注于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国内领先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企业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运...
“比特币矿商”的“估值逻辑”:... 比特币矿企的估值逻辑将发生根本性重构。凭借现成的电网接入能力,这些企业正快速向科技基础设施供应商转型...
寒武纪三季报爆发式增长!半导体... 消息面上,寒武纪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爆发式增长。报告显...
健信超导IPO:上市前猛分红,... 健信超导是否能够过会,取得敲钟资格,让我们拭目以待。 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