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官网10月17日晚披露,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的科创板IPO,将于10月24日进入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此前9月26日,另一家国产GPU公司。
沐曦现有主力AI芯片产品为曦云C500系列,收入占比超九成。9月21日公开的第二轮监管问询回函中,沐曦透露,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为14.30亿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受客户货款资金筹集、下游招标进度等因素影响,沐曦预计部分在手订单将于2026年发货和确收。
7月下旬,沐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最新的曦云C600。这款GPU芯片刚于7月完成回片并成功点亮,正在进行功能测试,预计于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大规模量产前的初始生产阶段。
沐曦援引国际投资研究机构Bernstein Research以销售金额口径测算的数据,并结合IDC数据以算力规模口径测算的结果,称公司在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中的份额约为1%。
国产GPU企业早期往往依赖信创市场,开拓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客户成为关系公司发展空间的关键。
沐曦透露,正在和两家互联网公司开展产品测试导入和商务洽谈。沐曦未披露这两家公司的具体身份。
其中一家互联网公司自2024年上半年开始进行实质性交流及样卡测试。沐曦曾预期9月底将完成相关场景的所有性能测试,随后进入到采购综合成本评估和正式产品导入环节,2025年内有望实现首个订单签署。
另一家互联网公司则是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接洽并开展产品适配、性能测试等工作。沐曦称,双方商务合作进展良好,预期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小批量试产下单。
沐曦方面多次坦言,公司在互联网企业客户开拓及产品导入方面,相比部分国内友商进度有所滞后。这是因为,沐曦一方面缺乏互联网企业股东背景及相应业务支持;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企业目前采购的国产算力芯片仍主要用于推理,和沐曦所属的通用GPU阵营相比,ASIC芯片(定制化芯片)通过硬件定制化设计可实现较高的能效比,在推理场景下具备一定优势。
比如,背靠百度的昆仑芯和腾讯重注的燧原科技,在将旗下ASIC芯片导入互联网公司业务场景时享有先天优势。
但沐曦认为,由于在业务层面独立于其他互联网企业,行业内部分客户会将沐曦优先纳入合作厂商考虑范围。
运营商是另一类重要的AI芯片下游客户。沐曦透露,目前已进入中国电信的集采短名单,并持续积极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集采项目入围测试。此外,沐曦与部分运营商区域公司合作的多个地方智算中心项目也正在同步推进过程中。
具体营收上,2022年至2024年,沐曦营收从42.4万元攀升至7.4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074.52%。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已达9.15亿元,同比增长404.51%。沐曦预计2025年1-9月的营收,将同比增长437.36%至464.23%。
盈利表现方面,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沐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合计约为3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合计约为29亿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约1.86亿元,同比减亏63.74%。沐曦称,这受益于今年上半年出货量大幅增加。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源庐加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源庐加佳”)突然成为沐曦第二大客户,占营收的28.39%。沐曦已向源庐加佳发货3072张曦云C500板卡用于某项目集群的建设。这层交易引起监管部门对源庐加佳是否为沐曦关联方的关切。
源庐加佳在2024年8月成为沐曦的新股东,持股比例低于1%。沐曦据此回应称,源庐加佳不属于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的股东,且源庐加佳与沐曦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源庐加佳根据其近年来转型数字新基建的战略及具体项目需求,与沐曦开展算力集群建设相关业务合作,“相关交易具有充分且合理的商业逻辑和背景”。
沐曦和摩尔线程之外,其余两家备受市场关注的国产AI芯片公司——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仍未完成上市辅导。这两家公司较沐曦和摩尔线程更早开启上市辅导,分别由中金公司和国泰海通担任辅导机构。
中金公司10月13日提交的燧原科技第五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中特别提到,该轮辅导期间内,中金公司已配合其他中介机构整理需进行股东穿透核查的名单,并已提交上海证监局进行查询。目前中金公司已收到上海证监局给予的反馈,并将根据穿透核查结果,对疑似证监会离职对象,通过与公司股东进一步沟通的方式进行核查与身份确认。
该工作报告介绍,本次IPO的募集资金已初步确定投向,整体规模及募投项目的可行性、收益情况还在持续论证当中。
国泰海通则在10月13日提交的壁仞科技第四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中提到,壁仞科技外部机构股东数量较多,仍需对公司股东情况进一步核查。该轮辅导期内,壁仞科技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具体投向也正在进一步研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