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圣医疗IPO:二轮问询聚焦哪些关键问题?
创始人
2025-10-17 11:06:18
0

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圣医疗”)的IPO审核进程目前进行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阶段。此次IPO,海圣医疗计划募资3.7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600030)。

北交所的二轮问询函重点关注了公司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期后业绩增长合理性及持续性、经销商变动合理性、销售费用真实性、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等多项关键问题。

集采冲击业绩监管质疑业绩增长合理性

海圣医疗主营业务为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麻醉类、监护类和手术护理类耗材。

集采政策风险成为北交所二轮问询函首个关注的问题。报告期内,海圣医疗已有部分产品纳入浙江、湖南、河北等多地集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集采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030万元、3488万元和468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从11.34%增至15.45%。

集采带来的价格压力已经显现。以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DBPT-0203为例,该产品2022年至2024年的集采均价分别为41.55元、41.42元、43.09元,较非集采均价低6%至20%。

在二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中标价格与向经销商销售价格的差异及传导情况,以及集采政策对中标产品销量、毛利率、销售模式等的实际影响。

海圣医疗的业绩稳定性也受到质疑。2024年,公司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双双下滑,收入同比下降0.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41%。公司解释称,这主要系监护类耗材、手术及护理类耗材收入下降,华东、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虽然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所回升,1-6月收入为1.56亿元,同比上涨22.56%;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元,同比上涨24%。但交易所仍质疑其期后业绩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要求公司结合区域销售情况、终端医院需求的匹配性、同行业对比等多项数据进一步说明。

经销商频繁变动销售费用高企

报告期内,海圣医疗的经销商队伍进出频繁。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公司新增经销商215家、277家,退出经销商191家、219家。更引人关注的是,新增、退出经销商的毛利率高于当期综合毛利率。

同时,公司各期前十大经销商共16家,其中规模较小、参保人数较少的10家经销商收入贡献分别为4346万元、5753万元和515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6.27%、18.85%和16.98%。

对此,北交所要求说明经销商变动的商业合理性,以及新增经销商与退出经销商是否存在受同一主体控制的情况。

海圣医疗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近年来经销收入占比在85%以上。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销模式的收入分别为2.42亿元、2.73亿元、2.58亿元,占比分别为90.43%、89.57%、85.06%。

在经销商频繁变动的背景下,北交所还关注公司收入确认证据是否完整、合规,尤其外销收入的报关单、提单等关键凭证是否齐全。

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及合理性成为北交所关注的另一大重点。

根据申请文件,海圣医疗各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48%、9.91%和10.76%,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2年至2024年,行业可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6.67%、7.17%、6.98%,远低于海圣医疗。

从销售费用的构成来看,海圣医疗的销售费用超六成用于职工薪酬,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641万元、1995万元、1971万元。海圣医疗解释称,销售费用率略高于同行,是由于其以经销模式为主,整体经销商数量规模较大,因此销售人员数量占比较高。

2024年,海圣医疗的销售人员为10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38%。相比之下,可比公司平均销售人员数量为204人,平均占比为9.95%,约为海圣医疗的一半。

但人均效益的数据却揭示了不同的问题。2024年,海圣医疗销售人员人均创收为304万元,而维力医疗(603309)、三鑫医疗(300453)、天益医疗(301097)销售人员人均创收分别达到490万元、664万元、544万元,远高于海圣医疗。

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销售费用与业务规模的匹配性,披露销售人员薪酬结构,高于可比公司及当地平均薪酬的合理性,特别是要说明是否存在通过销售人员进行商业贿赂、代垫费用、资金体外循环等情况。

产能利用率下滑,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海圣医疗本次拟募集资金3.7亿元,分别用于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研发检测中心以及营销服务基地建设三个项目。

但产能利用率的下滑让人对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产生疑问。2024年,公司主营监护类、麻醉类、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均存在下滑情形。

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内新增产能消化及经营业绩变动情况,说明项目投产产生效益的具体测算依据及其合理性,以及本次扩产的合理性。在当前集采压价、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盲目扩产可能导致产能闲置,进一步拖累公司盈利能力。

实控人疑点频出,监管追问关联交易与合规风险

《财中社》注意到,海圣医疗的实际控制人背景也引起市场关注。公司实控人是黄海生和吴晓晔夫妇,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二人共计控制海圣医疗54.92%的股权。其中,黄海生直接持股47.11%,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从履历上看,现年63岁的黄海生,在创立海圣医疗之前,曾于1985-1993年先后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101医院当了8年军医。此后,他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第二医院任主治医师。

2000年8月,黄海生与其嫂子黄水娟(黄海生哥哥黄杨生的配偶)共同出资设立了海圣医疗的前身绍兴市海天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实现从医生到创业者及企业管理者的转变。

然而,监管对海圣医疗的股权结构提出了疑问。在一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黄海生、吴晓晔夫妇及其亲属黄彩丽、黄燕、王增华持股和参与经营的情况,解释为何这些人未被认定为共同控制或一致行动人,并核实是否存在通过实际控制人认定规避监管的情形。

海圣医疗的IPO之路仍充满不确定性。二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实际控制人黄海生代杭州宝地偿还向公司借款及利息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此外,北交所第二轮问询函还关注到海圣医疗的其他潜在风险,如对ElcamMedicalA.C.A.L.(爱康医疗)的采购依赖、历史股权转让中存在价格异常、代持嫌疑,以及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公积金的合规性问题。

随着审核的深入,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海圣医疗的IPO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ETF动向】10月17日华夏...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基金(513330)跌3.35%,...
【ETF动向】10月17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易方达上证科创板200ETF基金(588270)跌4.06%,成交额13...
【ETF动向】10月17日广发...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广发恒生科技(QDII-ETF)基金(513380)跌3.27%,成交额...
【ETF动向】10月17日华宝...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华宝中证银行ETF基金(512800)跌0.12%,成交额29.22亿元...
【ETF动向】10月17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513040)跌3.39%,成交额3....
【ETF动向】10月17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ETF基金(513090)跌3.13%,成交额17...
【ETF动向】10月17日华夏...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基金(562500)跌3.55%,成交额16.01亿...
【ETF动向】10月17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基金(588080)跌3.68%,成交额2...
【ETF动向】10月17日易方...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基金(512010)跌2.12%,成交额7.2...
【ETF动向】10月17日嘉实...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7日,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基金(516150)跌2.45%,成交额7.7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