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断见证历史!
时代巨轮下,全球稀土与稀有金属市场出现暴涨。
A股10月开盘,前三个交易日,掀起波澜壮阔的资源品价值重估行情。
以稀土、有色为代表的资源板块持续飙升、稀土产业、工业有色和稀有金属指数涨幅均超10%,领涨市场。
ETF市场方面,更是呈现罕见的“越涨越买、逢低大买”资金流向特征。
其中,同类规模第一的稀土ETF嘉实(516150)在单日大涨近7%后,吸引了6.13亿元资金净流入,后续有望见证这只稀土ETF也迈入百亿ETF俱乐部;稀有金属ETF(562800)则连续四日“吸金”超10.66亿元,最新规模已突破36亿。
这种现象背后,是投资者对大国博弈背景下资源品价格弹性与稀缺性的新洞见。
大国博弈的棋盘上,稀土与稀有金属正从工业原料蜕变为“战略资产”,牵动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
市场再传重磅消息!近期美国、欧洲对稀土原料供应极度焦虑,担忧AI半导体、军工等领域的稀土供应安全。美国政府还考虑合作或者相继入股多家美国公司股权,加速发展稀土产业链。
光大证券表示,这些都反映了稀土作为战略金属的价值,以及大国博弈之间稀土作为资源的重要程度。
1
战略资源格局重构:稀土管制与全球供应链变局
中国稀土战略正经历关键性转变。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标志着中国对稀土全产业链实施精细管控的重大政策转向。
新政不仅覆盖从开采、冶炼分离到金属冶炼和磁材制造的全产业链技术,更首次引入 “长臂管辖”原则——规定境外企业若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生产的产品,或含有中国稀土成分且达到一定比例,都必须提前向中国申请许可。
这一政策转向的背后,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48.4%,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比重高达92.3%,永磁材料产量占比约90%。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了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能实现99.99%的纯度提纯。
这种技术优势,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
政策实施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
中国稀土巨头纷纷上调稀土价格,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宣布,将2025年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三季度环比上涨37.13%,也是双方连续第5个季度上调稀土精矿价格。
2
稀土、稀有金属轮番上涨,
“双稀CP”稀土ETF嘉实、稀有金属ETF强势吸金
除稀土之外,今年铜、锡、钨、钴等稀有金属同样出现大涨,与黄金、白银共同开启了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
今年伦敦现货黄金攀升至4000美元的历史高点,累计涨幅59%,创1979年以来最强年度表现。
伦敦现货白银触及53美元,超过了1980年1月创下的峰值,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80%。
LME铜价从年初8500美元/吨涨至10000美元关口,累计涨幅23%。
LME钴期货从年初18.5美元/磅涨至38.96美元/磅,累计涨幅110.6%。
资源品价格飙升中,相关ETF迎来大涨,资金疯狂涌入。
以稀土ETF嘉实(516150)为例,今年以来涨幅84.53%,年内净流入高达49.53亿元,最新规模90.91亿元,位居同标的断层第一,年内日均成交额1.99亿元,流动性稳居同类第一。
再比如稀有金属ETF(562800),今年以来涨幅75.87%,年内净流入20.03亿元,其中的一半是10月前4个交易日流入,最新规模为36.71亿元,稳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稀土ETF嘉实与稀有金属ETF,呈现出不同的定位与特点。
稀土ETF嘉实采取聚焦策略,紧密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覆盖稀土的开采、加工、贸易和应用等核心环节,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5%,龙头集中度高,在政策催化和行业β行情中弹性更高。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稀有金属ETF则采用更广泛的布局,跟踪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涵盖稀土(18.7%)、锂(15%)、铜(10%)、钴(8.8%)、钨(4.8%),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北方稀土、洛阳钼业、盐湖股份等龙头企业。
此外,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A:011035;C:011036)、稀有金属ETF联接基金(A类:014110,C类:014111)则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便捷工具。
3
全球供应链重构:资源战略意义深远
自主可控投资主线的含金量还在持续提升。公募机构包括嘉实基金“超级ETF”指数投资围绕自主可控等关键领域,不断发掘风格鲜明的优质beta,前瞻推出了半导体芯片、稀土、人工智能等丰富产品工具。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重要稀缺资源的战略意义,已然超越产业经济范畴,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和安全保障的关键要素。
在高盛的最新研究中,随着全球化进程停滞和各国转向内向型政策,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大宗商品控制周期”。
各国出于安全考虑纷纷保障本土供应链:供给端方面,政策对稀缺资源实施开采总量控制。
需求端方面,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对资源的需求,例如光伏钨丝、固态电池钨基材料等新兴应用,推动金属非金属行业近一月涨幅显著。
此背景下,重要稀缺资源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周期思维转向战略视野,需要考虑更多地缘政治、产业安全与货币金融因素。
全球货币信用重构与产业竞争格局,正推动重要稀缺资源从传统的周期品向“硬通货”与“战略资产”的属性蜕变。
随着各国加速构建本土供应链,关键矿产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掌握资源优势的经济体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
在这一大背景下,二级市场中作为布局稀土和稀有金属的重要工具之一的稀土ETF嘉实(516150)与稀有金属ETF(562800),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布局相关领域的工具,更成为观察全球资源格局变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