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14日消息,近日,珀莱雅(603605.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请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的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时,公司公布了一系列H股发行并上市后适用的工作细则。
珀莱雅港股IPO正在稳步推进中。今年8月末,珀莱雅宣布筹划港股上市,称这是公司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主要目的包括优化公司全球化布局,为海外并购提供更灵活的方式等。
珀莱雅去年营收107.78亿元,是中国首个营收破百亿的美妆公司。若港股上市成功,其将成为国内首个“A+H”股上市的美妆公司。不过,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主品牌“珀莱雅”五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营业收入为39.79亿元,同比下降0.08%,而2024年的数据为同比增长19.55%。当前,珀莱雅的销售高度依赖线上渠道,上半年线上渠道营收占比高达95.39%,线下渠道连续三年萎缩。
10月13日,红星资本局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珀莱雅的投资者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当前,主品牌“珀莱雅”运营一切正常,公司各品牌的主要销售渠道仍以线上渠道为主。公司的港股上市计划处于初步阶段,后续事宜以公告为准。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珀莱雅主品牌增速有所放缓
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官网资料显示,珀莱雅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化妆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旗下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等品牌,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洗护、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
财报显示,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实现扣非净利润为7.71亿元,同比增长13.49%;基本每股收益为2.02元,上年同期为1.78元。
分品牌来看,主品牌“珀莱雅”实现营业收入39.79亿元,同比下降0.08%。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是该品牌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1年至2024年,珀莱雅品牌的同期增速分别为28.25%、37.46%、36.36%和19.55%。
截图自珀莱雅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主品牌营收下滑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护肤类别营收。上半年公司护肤类(含洁肤)的营收为41.99亿元,同比增长0.2%;而2021年至2024年,同期增速分别为22.70%、38.56%、37.85%和19.31%。
珀莱雅并未披露主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增速放缓的原因。10月13日,红星资本局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珀莱雅的公开电话,工作人员表示,0.08%的幅度变化比较微小,当前品牌经营一切正常。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主品牌推出了很多新品,对一些原有的大单品进行了升级,在各个渠道也进行了很多的营销举措。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8月底,珀莱雅曾指出,当前,主品牌“珀莱雅”在国内护肤市场的市占率仅略高于2%,对标国际成熟市场的头部品牌,公司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面对市场放缓和竞争,长青及迭代是其持续推进+不断优化的首要战略。
10月13日,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告诉红星资本局,主品牌下滑会给集团带来较大影响。上半年主品牌“珀莱雅”营收占比达74.27%,是集团营收的中流砥柱。尽管其他子品牌如“彩棠”“Off&Relax”有增长,但体量较小,短期内难以填补主品牌的增长缺口。不过,多品牌战略路径是对的,需尽快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抵御风险。
销售高度依赖线上渠道
上半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近五成
当前,珀莱雅高度依赖线上渠道,上半年线上渠道营收占比达95.39%,线下渠道仅有4.61%。同时,公司的销售费用持续增长,上半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达到了26.59亿元。
珀莱雅表示,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9.59%,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19亿元,增长13.64%,主要系本期的形象宣传推广费同比增加2.99亿元,同比增长14.48%。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珀莱雅拥有的多个品牌中,仅有“珀莱雅”的定位为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销售,“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等品牌均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詹军豪指出,珀莱雅当前渠道布局过于依赖线上,线下渠道连续三年萎缩,存在较大隐患。线上流量红利见顶,费用升高,且线下缺乏曝光,不利于打造成为大众认知的品牌。因此,珀莱雅有必要调整渠道布局,加强线下渠道建设,如开拓新型百货、入驻优质购物中心等,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以降低对线上渠道的依赖,提升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10月13日,珀莱雅前述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珀莱雅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均有,从占比来说以线上为主,公司也在关注一些新的机会。同时,该名工作人员表示,赴港上市计划目前处于初步阶段,后续事宜以公告为准。
詹军豪认为,港股上市有助于珀莱雅推进国际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全球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同时,港股上市还能提升股票流动性,为股东提供多元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