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登陆A股三年后,五芳斋于近日正式启动H股上市筹备的相关工作。
9月26日,企业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作为“粽子第一股”,五芳斋的国际化征程与资本运作逻辑,为老字号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老字号品牌的价值重构
五芳斋的H股上市计划,可以看作是一次老字号品牌价值重构的深度实践。
在公告中,五芳斋明确将“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列为三大核心目标,彰显出其从“文化符号”向“资本动能”转化的决心。
通过在H股上市,五芳斋能够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为海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品牌营销网络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借助香港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和“A+H”双平台架构,形成境内外资本的良性循环,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能见度。
这种资本运作逻辑在老字号企业中具有普适性。例如,海天味业2024年启动H股上市时,其品牌价值已达62.35亿美元,位列全球食品品牌100强第八,正是通过港股市场实现了品牌全球声量的提升。
资本市场的未来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五芳斋的国际化战略并非即兴之举。公司早在1995年便开启产品出口业务,逐步建立海外初步销售网络;2024年将“走出国门”定为新战略,并在新加坡、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开设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更成功开拓韩国、阿联酋、泰国等新市场,非粽类产品出口资质获批,打破了单一品类出海局限。这种“产品出口-渠道渗透-文化输出”的三级跳模式,为其H股上市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若五芳斋成功在H股上市,或将开启老字号品牌全球化的新纪元。
在A股与H股的双轮驱动下,五芳斋有望构建起“研发-生产-营销-资本”的完整生态链。数据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8500万元,同比增长15%;同时,通过与双汇发展、宁波复聚等产业资本的合作,在供应链整合与市场拓展上形成协同效应。这种“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将为老字号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范式。
行业变局中的“守正创新”
当五芳斋以“粽子第一股”的身份开启“A+H”双资本平台的新征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老字号品牌的资本扩张,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全球创新的深刻对话。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今天,老字号品牌的价值重构已超越简单的商业逻辑,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目前,诸多老字号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出海拓展、数字化转型等多维路径,在传承千年技艺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条通往全球市场的突围之路。例如,王致和通过腐乳低盐化技术、全豆腐乳技术填补行业空白,在海外30国市场构建起“中国味”的差异化竞争力;同仁堂践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战略,通过GMP认证和国际专利布局,构建起技术壁垒,产品销往40余国。
此外,老字号的出海已超越简单的商品贸易,而是升级为文化价值的全球传播。以张小泉为例,其2019年入驻Lazada,通过马来海外仓和代运营服务商SCI ECOMMERCE,在马来西亚站点实现厨房用品类目TOP10,并入驻LazMall。秘诀便在于“本地化+跨境”双运营模式:既保留剪刀的“南有张小泉”的品质基因,又通过站内闪购、社群推广和粉丝福利活动,将百年品牌故事转化为东南亚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当104岁的五芳斋踏上港股征程,当356年的王致和腐乳香飘“一带一路”,当400年的张小泉剪刀在东南亚厨房绽放锋芒,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品牌的资本扩张,更是中华老字号在时代浪潮中的突围智慧。当更多老字号以“守正创新”为帆驶向世界,我们终将看见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品牌,以新的姿态书写着“中国故事”的全球篇章。

编辑: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