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医药研究社
又有一家手握“抗癌神器”的药企启动IPO。
近日,南京英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派药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基于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的精准抗癌疗法,以重新定义癌症治疗标准。
“合成致死”听上去挺唬人,但实际是一种新兴的抗癌机制,围绕这条主线,英派药业已经建立比较全面的产品组合。其中,核心产品塞纳帕利已于今年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作为卵巢癌一线维持疗法,适用于全人群(无论突变状态)。
总体来看,英派药业立足前沿,其发展中蕴含着癌症治疗的未来范式。不过,当前产品的增长空间还是比较受限的。
“合成致死”定位抗癌前沿
从化疗、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再到多种创新疗法层出不穷,人类与癌症的斗争已历经漫长周期。在抗癌跑道上,目前英派药业手握的接力棒就是“合成致死”这一潜力突出的肿瘤治疗前沿疗法。
按照招股书的说法,合成致死是一种利用癌症特异性弱点的新兴治疗策略,指两个通路同时发生缺陷时会导致细胞死亡,而任一单个通路缺陷均不会引发细胞死亡的生物学现象。
在肿瘤学中,基于合成致死机制的药物发现通常始于识别合成致死对:当致癌突变使肿瘤细胞依赖于第二个原本非必需的通路时,通过靶向该配对通路,合成致死疗法能够选择性清除癌细胞。
不难看出,合成致死可以对癌细胞实现更加精准的杀伤,相应保护正常组织。同时,英派药业招股书还提到,在扩大可成药空间、克服耐药性、协同联合疗法等方面,合成致死疗法逐渐显现优势。
近年来相关药物的开发也如火如荼。据悉。目前已发现的关键合成致死靶点包括PARP家族(如PARP1/2、PARP1)、 损伤反应激酶(如ATR、WEE1、PKMYT1/WEE1)以及其他新型合成致死靶点(如POLθ、 USP1、PRMT5及MAT2A)。

而英派药业算是走在前排的开发者,其已成为全球仅有的三家同时拥有商业化阶段的PARP1/2抑制剂和临床阶段新一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的公司之一。我们从塞纳帕利(IMP4297)这款PARP1/2抑制剂的首发上市,可以一窥英派药业的商业前景。
塞纳帕利商业化有何看点?
现阶段,塞纳帕利的商业进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推动。
一是患者群体。据了解,PARP1/2抑制剂的适应症范围正不断扩大,最初获批用于治疗卵巢癌,现已扩展至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治疗领域。目前塞纳帕利更加聚焦的卵巢癌就是一个高发病种。
公开资料显示,卵巢癌是女性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正持续上升:2020-2024年,全球卵巢癌病例从314,000例增至338,000例,预计到2029年病例数将达369,200例,到2033年将进一步增至393,200例。塞纳帕利这类PARP1/2抑制剂已成为卵巢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SoC)。
二是疗效和安全性。《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曾披露了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塞纳帕利III期注册临床试验(FLAMES研究)结果:在所有获批用于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的PARP1/2抑制剂中(非头对头研究),塞纳帕利展现出最大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风险比(HR)为0.43(p值<0.0001),意味着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7%。
另外,与其他上市的PARP抑制剂相比,塞纳帕利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AE)在数量上更少且更轻微(主要为1级或2级),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表现为由于不良事件(TEAE)导致停药的发生率低(4.4%)。
三是商业化基础设施。根据招股书,目前英派药业主要从国内外市场扩张、商业合作、医保支付等维度来提升塞纳帕利的影响力。
国内外市场布局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塞纳帕利已在国内27个省份上市,进入超过200家直接面向患者(DTP)药房,并覆盖超过600家医疗机构;在欧洲,塞纳帕利的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5年8月获欧洲药品管理局正式受理。
战略合作方面,英派药业与华东医药的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建立了紧密合作合作,双方正共同开展市场推广,并打造了国内最大的妇科肿瘤平台,该平台以塞纳帕利和华东医药引进的爱拉赫®(用于二线及以上卵巢癌治疗)为核心。
医保支付方面,塞纳帕利于今年9月获得建议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新药资格,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参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另外,截至2025年8月20日,塞纳帕利已纳入多项区域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商业健康保险计划,包括西湖益联保、沪惠保、充惠保、嘉兴惠民保、沪享保。
整体来看,塞纳帕利这款产品的增长动能是比较充足的,但具体到数据层面表现却不够亮眼。
IPO节点增长后劲不足
此次,英派药业加速冲刺IPO,除了展现产品开发成果,也一并披露了资金问题。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英派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0.34亿元和0.25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2.15亿元、1.95亿元和0.86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0.2亿元、2.55亿元和1.29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英派药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2.1亿元。

究其原因,核心产品塞纳帕利上市时间不长是一个因素,但更关键的是,合成致死作为一种新兴疗法,相关市场仍然比较小众。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全球合成致死药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43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87亿美元。其中,全球PARP1/2抑制剂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43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69亿美元。而2029年,全球小分子靶向肿瘤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可以达到1058亿美元。
与此同时,合成致死领域的竞争也在持续加剧。仅看向PARP1/2抑制剂这一细分领域,目前获批用于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的相关产品除了塞纳帕利,还有尼拉帕利、魯卡帕利、氟唑帕利等,背后往往有医药巨头的身影。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产品的升级还在进行。比如就尼拉帕利这款产品,葛兰素史克正在开展“尼拉帕利+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尼拉帕利+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尼拉帕利+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型前列腺癌(mCSPC)的三期临床试验,实现了适应症及疗法的战略性扩展。
尽管英派药业深知作为后来者通过同类最佳、多元布局突围的重要性,但相比产业头部,短板无疑更加明显,亟需通过IPO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