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IPO撤单仅逾半年,威邦运动科技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威邦运动”)在创始人陈校波的带领下欲再度向A股发起冲击。近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威邦运动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梳理威邦运动前次IPO招股书,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彼时,公司客户集中度高、陈校波控制公司股权比例高等事项曾被市场重点关注。
系二度闯关IPO
今年2月,上交所官网显示,威邦运动主板IPO撤单。不过,近日,威邦运动欲再度向A股发起冲击。
据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威邦运动成立于1995年7月4日,注册资本4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陈校波。公司控股股东系浙江威邦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48%。公司主要从事地上泳池核心配件、户外运动产品以及充气运动产品核心配件等户外运动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在本次启动上市辅导前,威邦运动曾有过冲击沪市主板IPO的经历。具体来看,证监会于2023年5月18日受理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不过,今年2月14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被终止审查。对于终止原因,威邦运动在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中表示,系公司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等考虑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前次IPO撤单后,公司较短时间内再度启动IPO,可能会让投资者对公司战略规划的审慎性产生一定疑虑。此外,公司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各项指标符合上市标准。
履历显示,陈校波,1968年出生,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客户集中度高曾被问询
追溯威邦运动过往业绩表现,公司营收、净利波动明显。2021—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31.88亿元、23亿元、14.38亿元、9.1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4.33亿元、3.73亿元、2.33亿元、1.58亿元。
在前次IPO首轮审核问询函中,上交所曾对威邦运动客户集中的情况进行关注,要求公司说明客户集中度高且单一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威邦运动彼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58%、98.19%、97.4%和97.58%。其中,第一大客户荣威国际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7.94%、79.04%、69.12%和74.88%。
对此,威邦运动曾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下游地上泳池行业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与行业经营特点一致。此外,公司作为地上泳池核心配件行业市占率第一的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拥有研发与技术优势、全流程生产优势、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等多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与荣威国际保持了超过20年的稳定合作关系,双方于2021年签订了为期八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威邦运动还进行了8亿元的现金分红。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前次IPO时,威邦运动家族色彩浓厚。据威邦运动前次IPO招股书,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校波合计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91.5%的股权,并且较多实际控制人的近亲属在公司持股和任职。具体来看,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陈校伟、郑晓红、陈嘉耀、陈梦园、陈梦华、陈蝶蝶系陈校波的近亲属,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2.5%、1.88%、0.88%、0.88%、0.88%、0.88%。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威邦运动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