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上市。
9月12日,工银瑞信基金、摩根基金、华安基金、兴业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中银基金、永赢基金、天弘基金和万家基金等14家公募旗下科创债ETF开启发行,这14只科创债ETF于8月20日上报,9月8日获批,9月9日公告定档12日发行,是继7月17日首批上市后的第二批科创债ETF。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总发行规模达407.86亿元,其中13只的发行规模均超过29亿元。
随着这14只新基金的成立,科创债ETF的总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债券ETF的整体规模也首次突破6000亿元。
其中,可转债ETF、短融ETF规模超500亿元;政金债券ETF规模超400亿元;30年国债ETF规模超300亿元;城投债ETF、公司债ETF、公司债ETF易方达、上证公司债ETF、信用债ETF基金规模超200亿元。
对于科创债,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票息策略占优,科创债ETF在调整期呈现一定的抗跌性。与2024年资产荒演绎下久期策略占据主导不同,2025年以来受到央行主动引导资金面收紧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久期策略的价值边际下降,而信用债票息策略则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从2025年以来主动纯债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来看,基本也呈现短债优于中长债,信用优于利率的特征。从净值表现看,在本轮市场调整期中,科创债ETF的回调幅度要小于同期利率债ETF整体;从折溢价的情况来看,相比其他信用品类,科创债ETF在本轮调整中也呈现出了较好的二级市场承接性。随着当前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整体信用债ETF折价趋于收敛,债券ETF的流动性有望持续向好。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销售费用新规下,债券ETF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2025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从认申购费率、赎回费安排、销售服务费、客户服务与平台定位等多个维度修订了基金销售费用体系,其中赎回费用的设定对于债券基金将构成重要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倘若严格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执行,则未来债基在持有不足半年的情况下即赎回,或将难以满足经济性要求。低利率环境下,票息保护的减少使得机构资金的配置倾向减弱,边际转向交易性与结构性机会,而过高的赎回费门槛使得原先可能被投向利率债基或场外债券指数基金用以实现短期策略的头寸可能会大量流向债券ETF,后者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