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GPU。
令人期待。
近日,据上交所发布消息,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的首发上市申请。
这意味着,这家成立仅5年的国产GPU企业,正式迈入IPO的关键阶段。
从受理到上会仅3个月
摩尔线程的IPO推进速度极快。
今年6月30日,摩尔线程科创板上市申请获的上交所正式受理,7月17日进入问询阶段,随后在9月5日和9月18日分别完成了首轮和第二轮审核问询的回复。
从受理到上会,仅用时不到3个月,显示出监管和市场对其技术实力和国产化定位的高度关注。
根据招股书,摩尔线程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不低于4444.76万股、不超过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至20%,拟募集资金总额为80亿元。这一募资规模在2025年科创板申报企业中名列前茅。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25.1亿元;
2、图形芯片研发项目:25.0亿元;
3、AI SoC芯片研发项目:19.8亿元;
4、补充流动资金:10.1亿元。
今年上半年营收7.02亿
已超2024全年
尽管尚未盈利,但摩尔线程的财务数据呈现积极趋势:
数据显示,摩尔线程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0.46亿元,2023年为1.24亿元,2024年为4.3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今年上半年,其营收更是高达达7.0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
在2022-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和-2.71亿元,亏损逐年收窄。
截至2025年6月末,摩尔线程公司总资产为70.2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43.24亿元。
若当前产品线持续放量、研发投入逐步转化为规模化收入,公司预计,最早将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产品方面,摩尔线程以“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构建覆盖AI、云计算、图形渲染、科学计算等多场景的加速平台。公司已推出四代自研GPU架构,并发布多款产品,包括:
MTT S80,面向消费级图形市场,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
MTT S5000,面向AI训练与推理,支持FP8精度,适用于大模型训练;
-夸娥(KUAE)智算集群,国内首个基于国产GPU的千卡/万卡级智算中心解决方案。
截至2024年底,摩尔线程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25项,研发人员达886人,占员工总数的78.69%,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4%。
“中国版英伟达”
30天组建起核心团队
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当年10月正式运营。其创始人张建中是国产GPU领域最具国际背景的企业家之一。张建中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拥有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硕士学位。
在创办摩尔线程前,张建中拥有近20年的GPU行业经验,曾先后任职于戴尔(中国)、英伟达。尤其供职英伟达期间(2006-2020),在他的推动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GPU占有率从2008年的不到50%,提升至2020年的超过80%。张建中也一路做到了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职位,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一把手”。
2020年,张建中离开英伟达,创办摩尔线程。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整个行业需要一支真刀实枪做过全功能GPU的队伍。中国必须有自己的GPU。”
创业初期,张建中展现出极强的执行力。首先,他在30天内建起一支来自英伟达、AMD、微软、英特尔等巨头的核心团队。
随后,张建忠团队用了不到1年时间,完成中国首颗真正意义上的全功能GPU芯片设计。2022年,摩尔线程发布首款国产游戏显卡,实现消费级GPU从0到1的突破。因此,摩尔线程也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除了张建忠,摩尔线程多位联合创始人也基本拥有英伟达背景。包括联合创始人周苑,曾任英伟达市场生态高级总监,联合创始人张钰勃,曾任英伟达GPU架构师。
已完成多轮融资
IPO前估值约255亿
天眼查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摩尔线程已经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涵盖深创投、红杉中国、五源资本、腾讯投资、字节跳动、联想创投、小马智行、中国移动旗下产业基金等顶级VC、产业资本和互联网巨头。
据《胡润2024全球独角兽榜》,摩尔线程IPO前估值约为255亿元人民币。
摩尔线程的IPO,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进阶,更是中国GPU产业自主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下一篇:A股IPO动态:今日友升股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