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一家曾折戟IPO的假发企业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9月18日,青岛海森林发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森林”)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拟申请主板上市。这已经是海森林第二次启动IPO辅导。
这家深耕发制品行业二十余年的企业,曾在2023年9月,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但在2024年11月辅导备案终止。时隔不到一年,海森林卷土重来,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成立于2020年的海森林,其集团历史可追溯至2002年,业务前身暨控股股东青岛海森林进出口有限公司(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成立,公司开始了发制品出口之路。
长期以来,海森林是以外贸出口为导向,产品畅销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多个国家。经过多年发展,海森林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发制品企业,产品涵盖女士头套、男士发块、发帘、发束、眼睫毛等系列产品,成为中国假发行业前五强企业。
根据官网显示,2012年,海森林成为了欧莱雅的美发产品供应商;2017年,其出口额在中国美发产品协会中排名第三;2021年,该公司出口额首次超过1亿美元;2022年,海森林完成A轮融资,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不过该公司未披露投资者名单。
近年来,海森林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
2023年,海森林在上海全球海港广场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2024年,其公司扩产,来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内市场快速崛起,截至2025年5月,集团旗下拥有6家控股的发制品工厂,国内设立7家工厂,在海外建有2个生产基地。
从2002年开启发制品出口之路,到2020年整合资源组建集团公司,再到如今明确A股主板的目标,海森林的资本征程背后,是企业之于行业良好发展前景与自身经营规模匹配的需求。
对于本次重启上市原因,海森林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回应表示,此前因上市融资政策变化公司撤回上市申请,今年6月融资政策放开后选择了重新启动。
此次重启 IPO,海森林选择继续扎根青岛冲刺主板,而非转向港股等其他市场,也许在于青岛为其提供了较好的产业生态支撑。
作为全国高端假发制品产业的核心基地,胶州已形成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跨境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18年即被评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李哥庄镇更以时尚发制品特色入选山东省特色小镇,在这个集群中,海森林可共享多重发展资源。
一方面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提供检测、海外推广、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其搭建的跨境电商B2C平台实现行业抱团出海;另一方面青岛工学院、黄海学院等高校可以为企业定向输送设计、运营人才,解决了行业高端人才短缺难题。这种集群效应不仅降低了生产与物流成本,更形成了创新协同氛围,为海森林的技术研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若能顺利登陆主板,海森林将成为山东发制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