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纪平
近日,韩国演员全智贤因主演韩剧《暴风圈》中的部分台词和画面引发争议,有网友指出其台词对中国存在刻板偏见,剧中标注“中国大连”的取景地都是破烂棚户房子,刻意丑化中国城市等。9月20日,该剧在豆瓣的评分已跌至4.2分。
全智贤《暴风圈》剧照
《暴风圈》海报
随后,全智贤多个代言品牌,如LV官方、海蓝之谜、伯爵珠宝等,在社交平台撤下全智贤相关广告内容。截至目前,《暴风圈》尚未通过官方渠道回应争议,全智贤团队也保持沉默。(据9月21日极目新闻)
全智贤是亚洲知名女星,曾凭借《我的野蛮女友》《来自星星的你》《蓝色大海的传说》等经典爱情影视剧,在中国收获了无数粉丝,也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韩剧女神”。近年来她积极寻求转型,从性感可爱的形象中跳脱出来,挑战更多复杂强势的女性角色。此次出演迪士尼出品的《暴风圈》,更是被视为她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然而,这一步显然没怎么走好,不仅导致她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也将她拖入了商业价值崩盘的“暴风圈”。在情绪主导消费的当下,消费者的情感与价值认同,对品牌来说尤为重要。此刻删除全智贤相关内容,事实上是与“争议”做切割,向公众和市场表明立场,安抚可能感到被冒犯的消费者群体。
尽管《暴风圈》究竟是否涉及“辱华”尚无官方定性,部分网友也指出剧中台词可能存在翻译谬误和断章取义的问题。但客观上来说,剧中涉及中国元素的呈现方式,让不少中国观众感受到了“被抹黑”的不适。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下,涉及敏感政治题材的影视剧,若不能精准洞察社会心态、准确把握分寸,就极有可能掀起舆论波澜。
有网友认为,电视剧的台词和场景引发争议,问题主要出在编导身上,演员只是负责呈现角色,不应该背这个锅。然而,全智贤作为剧中最知名的演员,其商业价值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也长期得到中国粉丝的喜爱与支持,自然也承载着更高的情感期待。中国观众对她过往作品的喜爱,是基于对她演技和个人形象的认可,也包含着对她能够尊重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信任。所以,当剧中出现争议内容时,她当然无法以“只是演戏”为由置身事外。
中国网友向来将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置于重要位置,在这一类的问题上,不存在含糊敷衍和虚与委蛇,态度向来是坚决且不容置疑,此次《暴风圈》引发抵制浪潮,核心原因就在于触碰了这一敏感神经。全智贤若想度过这次代言危机,其本人以及剧作方显然不能继续保持沉默,应该主动对剧中引发争议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如果确实存在不当之处,诚恳道歉并承诺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
全智贤多年的“女神滤镜”骤然破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想走国际化的道路,却没有国际化的眼界和胸怀,必然就会绊跟头。在追求艺术表达与商业成功的同时,更需怀有对不同文化的敬畏之心,谨慎把握言行边界,否则,一旦“踩过界”,代价是跑不掉的。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