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几期,我们已经对比了多个同名ETF以及它们背后跟踪的指数,这一期再来对比两个同名ETF:央企红利50ETF和央企ETF。
央企红利50ETF
目前有2只ETF名称都是央企红利50ETF,其中央企红利50ETF(159336.SZ),管理公司为融通基金,跟踪的指数是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
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是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制,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预期股息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成分股的平均流通市值约为403亿元。
另一只央企红利50ETF(560700.SH),管理公司是广发基金,跟踪的指数是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现金分红或回购总额占总市值比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成分股的平均流通市值约为497亿元。
进一步对比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可以发现两个指数重合的成分股数量是33只,两个指数各自独有的成分股都是17只。
从两个指数过往表现来看,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近一年的收益明显高于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不过在近三年和近五年,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略好一些。
在年化波动率方面,不管是近三年还是近五年,两个指数的波动率差异并不大。
另外,经过近一年的上涨,目前在估值方面,Wind数据显示,两个指数的市盈率TTM均回升到了历史90%左右的分位。
不过由于过往数据基本上只体现了2017年前后到目前的市场表现,并未包含上一轮大牛市的估值水平,因此不能简单认为这个估值水平已经过高,只能说从低位涨上来,估值回升已经比较明显。
央企ETF
目前有2只ETF名称都是央企ETF,其中央企ETF(159959.SZ),管理公司是银华基金,跟踪的指数是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是从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其在市值营收规模、股东权益回报、红利支付水平、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情况,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目前成分股数量是100只,平均流通市值约为415亿元。
另一只央企ETF(510060.SH),管理公司是工银瑞信基金,跟踪的指数是上证央企50指数。
上证央企50指数是从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以及财政部控股的上市公司中,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和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前50名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目前成分股数量是49只,平均流通市值约为1008亿元。
进一步对比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可以看到两个指数重合的成分股共有28只,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独有的成分股是72只,上证央企50指数独有的成分股是21只。
再从两个指数过往表现来看,近一年两个指数的收益比较接近,但在近三年,上证央企50指数的年化收益明显好于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不过在近五年,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的年化收益又好于上证央企50指数。
此外,从年化波动率来看,从近一年到近五年,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的年化波动率都略高一些。
最后再来对比一下两个指数目前的估值水平,Wind数据显示,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目前的市盈率TTM回升到历史中位数附近,而上证央企5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TTM回升到接近历史70%分位,相对更高一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