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宜停车成免费车位?记者实探:17个泊位10辆车被催费
创始人
2025-09-17 17:25:30
0

2024年,深圳市政府公报发布了《深圳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的最新修改内容。根据修改内容,深圳路边临停欠缴费记录不再纳入个人征信、未按规定启动缴费流程不再罚款500元。

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办法》发布后,作为路边临停缴费的代表,宜停车正悄然成为部分车主的“免费停车场”。

近期,奥一新闻记者实地走访福田、南山、罗湖、宝安、龙华、龙岗等多区发现,大量车辆占用宜停车泊位却未按规定缴费。在福田区一路段,17个宜停车车位中就有10辆车被贴《欠费催缴通知单》。

针对宜停车管理面临的执法困境及公平性质疑等深层次问题,南都·奥一网"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大调研——与城市对话"栏目聚焦道路停车管理,邀请政协委员、城市治理专家等,围绕立法完善、执法效能提升、收费机制优化等关键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推动深圳道路停车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公平使用集思广益,助力构建更加规范、有序、公平的城市停车环境。

走访实录

宜停车车位屡被“0元购”,多路段欠费车辆比例近半

“‘两箱油’终于在深圳实现了停车费自由。”除春节期间驾车往返老家外,平时在深圳工作的李先生很少开车,“有很多深圳两箱油群聊,大家会分享可以免费停车的地方。但我发现近年来,很多群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究其原因,李先生告诉奥一新闻记者,是因为不少车主发现了新的“免费”车位:宜停车。

早于2017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公众号“深圳交通”就曾发文《有了这个神器,路边临时停车都不算事儿》,称“停车的优雅有人来守护”,后附有宜停车app下载、充值、停车等操作指南。

由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推出的宜停车,是否还在守护广大市民停车的“优雅”?

近日,奥一新闻记者结合线下走访、线上检索发现,全市各区都不乏宜停车车位被未缴费车辆占用的现象。

以宝安区沙坣三路为例,奥一新闻记者9月3日在该路段看到,路边一侧宜停车车位内,数量近半的机动车都贴有《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欠费催缴通知单》、部分车辆有单据被撕掉的印记,从落灰程度看,不少车辆较长时间未移动。

落款为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8月26日的通知单显示,相关车辆因驶入停车位后未按规定启动缴费流程,违反了相关规定,现已被摄录取证并记入系统:“深圳市路边临时停车位使用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为避免后续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请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查询并补缴欠费。”

对比停放车辆与通知单的数量,部分路段的宜停车泊位未缴费比例都接近50%。

9月9日,奥一新闻记者走访罗湖区时,友谊路和北斗路均有车辆未缴费。友谊路设有7个宜停车车位,其中有3辆车被贴了《欠费催缴通知单》。

9月16日,奥一新闻记者走访福田区,以靠近滨河大道的福田路辅道一侧为起始点,走访该路段17个连续编号的宜停车车位,其中有10辆车被贴《欠费催缴通知单》,落款日期主要为9月10日或9月12日。

此外,在龙岗区湖中路,有十余辆车长期停放:车身布满灰尘,驾驶位的车窗有贴条的痕迹,甚至有几辆车号牌缺失、窗户破裂,疑似“僵尸车”。

一位在此停车的车主告诉奥一新闻记者,附近很多市民都习惯了不缴费,称“基本无人管理,就算偶尔有巡查的工作人员,也只是通知补缴。即便如此,部分车主也不予理会。”

剖析

宜停车为何变为部分车主的“免费停车场”?

理应由市民平等共享的停车位,却沦为部分车主的“专属”。贴在车窗上的一张张催缴单,不仅反映管理方的无奈,更折射出城市停车环境被破坏。奥一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该现象背后有“现行法规缺乏强约束力”“缺乏有效约束时形成破窗效应”“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三大问题待解。

现行法规下,管理方欠缺强约束力

“2024年规章修改后,收费环节约束力下降,处罚依据弱化。部分原有的强制性处罚条款被调整或删除,执法部门在追缴欠费、处罚逃费时缺乏直接的法律支撑。”接受奥一新闻记者采访时,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袁方成指出该现象根源。

2024年,《深圳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等曾有修改。其中,《办法》删除了涉及信用管理的相关内容,此前条款规定欠缴费相关情形会被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另外,“未按照规定启动停车缴费流程的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500元罚款”相关条款也已删除。

也就是说,自《办法》修改并施行后,路边临停欠缴费记录不再纳入个人征信、未按规定启动缴费流程不再罚款500元。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的一篇题为“收到《缴费提示单》,不补缴会怎么样?”的文章中称,对于宜停车欠费不补缴的情况,目前暂不予以处罚,但相关的违规行为已被记录,后续将会有新的管理措施,建议市民在使用路边停车泊位时,按规定启动缴费程序或及时补缴停车费,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综合社媒平台上的网友评论,有市民将“不处罚”理解为“没后果”,认为在缺乏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宜停车管理方对欠缴车辆没有执法权,除了催缴之外别无他法。

欠缺有效约束时模仿者众,形成破窗效应

袁方成认为,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路内停车位供给有限的情况下,部分车主通过长期占位来“锁定”稀缺资源的行为,会在缺乏有效约束时迅速蔓延。

奥一新闻记者检索发现,针对宜停车“0元购”的探讨在社媒评论区甚至成为攀比的工具。“我欠了200”“我欠了500”“我把道交中心电话拉黑了”......网友纷纷晒出催缴单、催缴短信等,称“无需缴费、不必理会、毫无影响。”

网络上免费停车的个例越来越多,催缴单上“后续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却鲜有发生,自然使部分车主不平衡,也纷纷放弃缴费。

“不缴费的人无事发生,我凭啥交?”一位用户就向奥一新闻记者展示了其宜停车app页面,“之前为图方便预充了费用,还剩54元。现在准备退费,加入‘免费停车’群体。”

南方民间智库社会矛盾第三方评议中心首席评议专家、律师臧建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拖欠和逃避停车费的原因多样,因为管理成本高、违规成本低、动态监管能力不足、被查处被执行的概率低导致部分当事人尝到甜头、有侥幸心理,形成法不责众和破窗效应。

巡查力度、频率不统一,引发侥幸心理

目前,破窗效应的解决还需依赖管理方的监管力度。

以奥一新闻记者9月3日走访宝安区为例,宝民一路一巷的通知单落款为9月2日,而沙坣三路的通知单则为8月26日,“停两天也不一定被发现,发现了也不一定有后果。”在这样的双重假设下,有市民抱着侥幸心理挑战规则,选择免费停车。

走访过程中,奥一新闻记者以用户身份致电宜停车96001反映某路段车位被疑似僵尸车占用问题,近48小时后,工作人员回电询问僵尸车具体位置。接到来电时,记者告知客服当前不方便通话,请工作人员稍后回电。直至10天后,才有工作人员来电解释相关的管理模式。

袁方成指出,宜停车车位属于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本应通过价格机制与管理制度实现高周转率,但在执法链条、技术监管、法律衔接等环节存在断点,导致规则的威慑力下降。“系统虽引入了物联网、视频识别等技术,但在用户体验、申诉通道、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仍有短板,导致部分市民对制度的认同感不足,甚至滋生规避心理。”

监制:陈文定 刘岸然 谢江涛

策划:任笑一

统筹:陈璐璐 刘晨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乔锐 詹越慧 蒋清君 刘彦辰

视频:奥一新闻记者 刘彦辰 彭峥

设计:虢娟

编辑:蔡诗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记者:成都蓉城上半场踢得很有硬... 直播吧9月17日讯 亚冠精英联赛第一轮,成都蓉城上半场客场1-0领先蔚山HD。 记者牛志明在个人微博...
世界银行报告:美欧100年才有... 中新网9月16日电 (记者 张乃月)“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让十多亿人(的收入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蔚山后场出球送礼,罗慕洛禁区大... 直播吧09月17日讯 亚冠精英联赛东亚区第1轮,成都蓉城客场对阵蔚山HD,比赛第3分钟,蔚山后场出球...
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会议召开,宣... 湖南日报消息,9月17日,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会议召开,宣布中央及省委有关人事决定。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
善用人工智能,构建职教实训新生... 点击名片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字技术与职业教...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邯... 提到邯郸,绕不开一条 “会讲故事” 的街——邯郸道。 一条邯郸道,半部黄粱梦。古人走过,为的是功名利...
数据看盘IM合约空头连续两日大... 沪深股通今日合计成交2877.26亿,其中工业富联和宁德时代分居沪股通和深股通个股成交额首位。板块主...
法治在线丨动画藏“毒”、文具变...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网络中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等构成了他们认...
刘伟强:想让周杰伦执导《头文字... 搜狐娱乐讯 据港媒报道,正值《头文字D》上映20周年,导演刘伟强接受采访分享创作幕后故事,回应《头文...
民进党秘书长否认台湾光复,萧旭...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尹艳辉】据台湾联合新闻网9月17日报道,针对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有关“没有什么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