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时刻接受检阅
创始人
2025-09-12 12:10:11
0

■王 龙 栗振宇

铁流(油画,取材于朱日和阅兵式,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题美展)邓 毅作

9月3日,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主席检阅受阅部队。

兵者,国之大事。阅兵,国之大典。

古往今来,阅兵式都是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支军队的重要窗口,是值得仔细品读的军事文化现象。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人民军队一次次受阅,写就一部历久弥新的英雄史诗,镌刻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记忆里。

这是一本被岁月染成金色的历史画册。翻开首页,就能看到一个鲜明标记: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

瑞金,叶坪村,一片被参天古樟环抱的黄泥广场。这里是人民军队第一次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地方。

1931年11月7日,为庆祝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决定举行一次隆重的阅兵典礼。

天还没亮,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叶坪村聚集。7时整,阅兵式正式开始。

“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伴随着雄壮的军乐,一队队英姿勃发的红军战士,扛着从战场上缴获的各种武器,激情高呼口号,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过广场。

很少有人想到,就在距离不远的福建长汀,还有一个“阅兵场”:这里绑满松枝,四周彩旗飘舞,还布置了30多挺防空机枪。这是一个假会场,用来迷惑敌机。

果不其然,阅兵典礼过程中,远处就传来爆炸声……

爆炸声中的阅兵式,准备仓促,程序也简单,却足以载入史册。

它见证一个崭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在世界的东方。它让人们看到,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崭新面貌。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人民军队此后历次受阅,“永远不变的军魂”都是阅兵活动不变的灵魂。

这样的灵魂,凝结在山呼海应的交响里——

“同志们好!”“主席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灵魂,融化于热切深情的注目礼——

目光中,饱含全军将士对统帅的信赖拥戴,饱含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

这样的灵魂,注入整齐划一的队列动作——

“向右——看!”口令划破长空,受阅官兵瞬间向右标定看齐。庄严的军礼、威武的正步、雄壮的战阵……

看齐追随,唯有看齐才能追随。受阅部队精彩出色的表现,阅兵式上这些令人动容的细节,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和血脉传承,生动传递着人民子弟兵的真挚情感和赤胆忠心,让人们真切感触到这支军队永远不变的灵魂。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回看人民军队的受阅史,从红军时期的反“围剿”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很多重大历史关节点上,英雄官兵一次次光荣受阅、衔命出征。出征,即意味着付出牺牲。

陕北初冬的一个清晨,延安机场,一支八路军队伍悄然集结。

1944年,抗日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又一次大溃败。为增强华南抗日力量,扩大对日全面反攻的前进基地,中共中央决定以八路军第359旅为主力,组成南下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受命危难,万里转战。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同志称为“第二个长征”。

1944年11月1日,南下支队全体官兵在延安机场光荣受阅。他们穿着崭新的灰色棉军装,挂着崭新的子弹袋。歪把子机枪和三八式步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阅兵结束后,南下支队告别延安,东渡黄河,几乎沿着与当年长征相反的方向,一路南征。最终,这支部队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缝里,艰难转战8个省份、跋涉两万余里,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中共中央赋予的任务。

一回回受阅,记录血性飞扬的战斗历程;一次次出征,激发一往无前的胜战豪情。

1949年开国大典前,部分国土还未完全解放,还有不少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部队需要肃清。人民军队在天安门广场受阅后,就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迅速展开战略追击作战,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把五星红旗插到天涯海角、雪域高原。从东南到中南,从西南到西北,许多官兵倒在胜利的黎明前,倒在自己刚解放的家乡门口。

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内外交迫的重重压力,依然举行了盛大阅兵。许多官兵刚刚参加完阅兵式,就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敌展开殊死较量。

与受阅相伴的浴血荣光,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塑造着人民军队的战斗特质。反过来,这种战斗特质又升华了阅兵式的意蕴,凝结为阅兵式的鲜明特征。

一次次庄严受阅,点燃战斗精神的烈焰,凝聚英勇奋斗的力量,化作敢打必胜的信心底气。

2017年7月30日,建军90周年前夕,朱日和训练基地。平沙莽莽,铁甲轰鸣。在一场全军性重大演习过后,1.2万名将士以征尘未洗的战斗姿态,列阵阅兵场。这场在野战化条件下进行的阅兵,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后的首次阅兵。

百战雄师,铁血威仪;甲胄在身,重任在肩。

统帅4次深情嘱托“全军将士们”,让全军官兵激情澎湃,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如山。

沙场阅兵就像一份战斗宣言,持续激励官兵在改革强军的时代大潮里奋楫扬帆。那是战斗青春,闪耀在攻坚克难的战位;那是战斗情怀,融化在勠力强军的足迹。如同战争年代,受阅即奔赴战场一样,这何尝不是一种誓师出征?

时隔8年,2025年9月3日,人民军队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雄姿,就像是一份立体答卷,回应党和人民的热切期待。

历史情境和战争形态总在变化。对人民军队而言,光荣受阅即意味着勇敢出征;出征即意味着英勇战斗;战斗即意味着无惧牺牲。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统帅一声号令,我们可以随时从阅兵场走向战场。”受阅战士的话,道出了所有官兵的心声。这是阅兵式留给人民军队建设的财富,也是留给一代代官兵的精神火种。

阅兵场上的雄壮交响,没有终章,永远是出征的序曲。

今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式上,第三辆检阅车是空载,其车牌号为“1945”。

有很多网友说,“1945”号检阅车仿佛满载英烈,请逝去的英雄检阅今天的人民军队。

英雄,历史天空最灿烂的星河。

崇尚英雄,意味着铭记历史、敬畏历史。传承英雄精神,意味着传承历史精神。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深深影响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阅兵式,正是体察这种文化生命力的重要窗口。

今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式上,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旗方队,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

战旗方队如同一部部流动的史书,每一面旗帜都承载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牺牲。

1950年国庆阅兵,刚刚参加全国英模大会的战斗英雄代表们,受邀登上天安门参加观礼。他们当中就有“全国战斗英雄”杨根思。不到两个月后,长津湖畔,杨根思带领战友们连续打退敌人8次疯狂进攻,最后抱起炸药包纵身冲向敌群,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

2019年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杨根思牺牲69年后,“杨根思连”荣誉战旗光荣受阅。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官兵血脉,成为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

英雄精神一直都在。英雄的心愿,被后来者牢记。

在今年受阅的空军方队里,有一名战士叫吉家坤。他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后代。受阅当天,吉家坤怀揣吉鸿昌的照片,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在吉家坤心里,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观礼台上,烈士陈祥榕的母亲姚久穗潸然泪下。望着那一行行英姿挺拔的身影,她感觉儿子仿佛就在眼前。陈祥榕生前曾两次提笔给妈妈写信,每次写下“亲爱的妈妈”便停笔。坐在观礼台上的姚久穗,轻抚儿子的照片,仿佛听到儿子未竟的心声。

山何巍巍,天何苍苍。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当青年官兵高擎前辈用生命铸就的功勋荣誉旗帜,列阵走来;当英雄战旗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交相辉映;当胸前满戴勋章的老兵,向受阅方队颤巍巍地敬军礼……你或许会在瞬间深刻体会到,一支军队因何英雄辈出,一个民族因何遍地英雄。

天安门广场,从东华表到西华表全长96米。来自陆军某部的一级军士长丁辉,今年驾驶全新的“钢铁战车”作为装备车队头车,驶过这段距离。这是他军旅生涯中第6次参加阅兵。

从1999年的86式步兵战车,到2015年的“陆战之王”99A坦克,再到今年新一代主战装备,丁辉见证了我军装备的升级迭代、不断更新。这让他倍感骄傲和自豪。

这样的骄傲和自豪,这些梦想成真的“强军重器”,不知曾是多少革命先辈的炽烈向往。

1933年8月1日凌晨,一支支红军队伍打着火把乘着夜色一路疾行,向瑞金城郊的广场集结。

两个月前,经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同意,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举行纪念活动。

此时日寇加剧侵华,华北门户洞开,民族危机深重。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重兵“围剿”,红军指战员决心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八一”纪念活动,宣示革命到底的坚强决心,誓言要为保卫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个东方欲晓的黎明,红军官兵身着补丁军装,脚穿草鞋,手持缴获国民党军的各种枪支,雄赳赳气昂昂地接受检阅。

阅兵式后,一位叫朱华的红军记者在《阅兵场的速写》中,满怀深情地写道:“不久的将来要检阅我们工农自己的海陆空军,正像今日,雄健脚步,踏着号声的节奏……那个时候,在革命历史上写着我们光辉功绩。”

阅兵式,彰显国威军威,是军队形象和国家实力的直观展示。

从开国大典阅兵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历次国庆阅兵,从1984年国庆阅兵到1999年国庆阅兵、2009年国庆阅兵、2019年国庆阅兵,从陆上阅兵到海上阅兵,从天安门广场阅兵到沙场阅兵以及在重要庆典举行的阅兵,一部人民军队的受阅史,正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注脚。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今天人民军队的建设成就,早已大大超越了朱华当年的憧憬。

“陆上猛虎,海上蛟龙”“东风浩荡,威震寰宇”“亮剑云端,有我无敌”……今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式上的高尖端装备,给无数网友留下深刻印象。

透过阅兵式这个窗口,一条国防现代化的轨迹清晰可见。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今年的抗战胜利日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继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作战要素一应俱全,作战空间无所不含。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展示我军强大的战略威慑实力。

这样的轨迹,深刻表明一个真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这样的景象,极大鼓舞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强军有我,强国有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责无旁贷的受阅者。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

阅兵式,归根结底彰显的是精神气象,是对和平与战争的理解。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今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式上,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让无数人为之震撼。

“止戈为武”出自2400多年前的《左传》。中华兵道“止戈为武,以武止戈”的辩证法,既非盲目崇武,也非消极避战,而是强调“善战绝不好战,备战而不恋战”。

古老的中华文明,为何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一个“武”字,可谓“滴水见太阳”。

很少有人比我们更懂得和平的珍贵,因为很少有人曾经历过我们的战争苦难。

天安门后的故宫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一起,蕴含着中国人对“和”的崇尚。谁能想到,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太和殿广场一度沦为侵略者的演兵场。

80年前,华北日军受降仪式在太和殿前举行。20多万民众共同见证这尽雪前耻的历史时刻……

中华民族近代百余年经历的屈辱历史,让人痛彻心扉,也让一个道理深入骨髓:落后就要挨打,能战方能止战。

红旗招展,装点关山;铁甲列阵,战鹰翱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一个朝气蓬勃的古老民族,一个热爱和平的东方大国,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以自己独有的精神姿态,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睡狮早已醒来,依然是传承文明血脉、崇尚且珍爱和平的中华。

当诞生于抗战烽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天安门广场雄壮奏响;当党旗、国旗、军旗,在万众瞩目中引领受阅方队向前迈进;当和平鸽从天安门广场振翅高飞……不知又有多少画面,注定要刻入共和国的年轮。

“一人受阅,全家光荣”“一次受阅,一生荣光”……多少年来,受阅荣光一次次从受阅方队向全军官兵延伸,从阅兵场向全社会、全世界延伸,从受阅时刻向奔涌的时代大潮延伸。

我们不能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官兵把受阅荣光,融入战斗生命,定格于一次次悲壮牺牲。他们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不少官兵在受阅后不久就面临进退去留的考验。军歌响起来,军旗举起来。队列还是那么整齐划一,军姿还是那么挺拔严整,但最后一个军礼却是那样凝重,就要脱下军装的官兵泪流满面。

我们更不能忘记,在人民军队近百年的征程里,无数革命先烈把热血生命融入岁月山河,无数官兵把青春年华献给伟大事业。他们没有机会参加阅兵式,但军旗上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奉献。他们一生都在接受检阅。他们已然接受了历史的检阅。

受阅,并非只在阅兵场。军人,时刻在受阅。

在戈壁大漠、雪域高原、边防哨所、大洋深处……每一个强军战位上,每一名官兵都在时刻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共同信念每一天都在官兵心中回响:祖国,请检阅,这是您英雄的儿女,这是您英雄的军队!

(版式设计:贾国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悬赏10万元,罗永浩征集西贝预...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罗永浩和西贝的预制菜之争,愈演愈烈。 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在社交平台连发多条内...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三次... 9月11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三次会议。 9月11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三次会议。 ...
“我花665万买在猪窝里了”,... 北京东城区胡家园西区的赵女士反映,小区曾是北京市的金牌小区,环境优美绿化很好。可是现在由于没有物业管...
原创 九... 202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伴随着战机掠过天安门广...
光模块“顶流”争鸣光博会,产业... 来源:界面新闻 截至2025年9月12日 11:19,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强势上涨1.68%,成分股芯...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闵悦“如子... 9月11日下午14:30,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江服日”的第一场大秀拉开帷幕,来自江西服装...
女子在夜市小吃街被高空抛下的砖... 近日,备受关注的“长春高空抛物致死案”迎来最新进展。 9月11日,新黄河记者从被害人娄某的姐姐娄女士...
导演程青松否认案发前与于朦胧聚... 搜狐娱乐讯 有网友根据于朦胧坠楼现场的出警照片,推测当晚聚餐的朋友中疑似有导演程青松。对此程青松发文...
“什么叫‘堂食袋装’‘非直接提... “什么叫‘堂食袋装’‘非直接提供消费者’?顺便也问问@西贝贾国龙。”9月11日晚,网络名人罗永浩再度...
多家银行推出手续费优惠政策,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萌 卢梦雪 北京报道 近期金价持续走强,屡创新高。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