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低端”的奇瑞喜提IPO,尹同跃反思加班后又发加班令?
创始人
2025-09-10 21:40:47
0

2025年9月8日,“新浪科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奇瑞日前向风云品牌线下门店发文通知,倡议线下门店品鉴及试驾时间延长至晚上22:00,这意味着营业时长最高延长了四个半小时。

据“新浪科技”表示,各个门店的执行情况也不太相同,有门店表示最晚营业至晚上20点左右,也有门店表示,22点之前确实还可以进店看车,但仅有1名销售人员在值班。

可是,此前创始人尹同跃刚刚反思过奇瑞的加班问题。据8月6日消息,奇瑞内部发文要求精简会议、提升效率,提出公司级会议精简30%,参会人员精简30%。尹同跃在内部会议上反思,过去奇瑞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今后周末不要组织会议。

据悉,尹同跃在7月下旬的年中干部大会上也谈及了这个问题。他表示,消灭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杜绝把员工的时间不当时间。他坦言,过去奇瑞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非常不人性化,他对此表达了深深的歉意。

有意思的是,就在9月7日晚,港交所官网刚刚发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的消息,奇瑞将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

图源:港交所

加班令和IPO有没有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家混合所有制的中国车企在历经28年后终于要上市了,近年来似乎提起奇瑞,已经不再与“廉价”画等号了。

从“草房子”里诞生的“低端车”

1997年,安徽芜湖的一片荒滩就是奇瑞的起点,以尹同跃为核心的创始团队,在几间“草房子”中怀揣着“打破外资技术垄断、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梦想,开始了艰难创业。

图源:蓝海

他们曾花费近3000万美元引进一条二手发动机生产线,但面对的确是英国技术人员安装调试进展缓慢甚至消极怠工。尹同跃和同事们不得不自己钻研图纸和工艺卡,用废掉的毛坯重新补好来反复试验定位。

尹同跃在回忆那段经历时表示:“起步时太艰难了,没钱,没人,没技术,一切都从无到有,连饭都是自己做。有时真觉得,这是不是开玩笑啊!”

经过近两年的奋斗,在1999年5月18日,第一台奇瑞自研发动机CAC480成功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同年12月18日,第一辆轿车驶下生产线。

图源:蓝海

可惜的是,当时这款车并不在国家“车辆生产管理目录”内,结果就是无法上市销售。为解决这个问题,奇瑞与上汽集团进行了谈判,最终奇瑞以注册资本20%划给上汽为代价“借鸡下单”,但也提出了“四不”原则:不要上汽投资、不要上汽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和分红。

2001年,首款轿车“风云”以8.8万的价格上市,当年就销售了2.8万辆,一举打破了当时合资车的价格壁垒,让汽车走进了更多中国普通家庭。

到了2003年,售价仅3万多的奇瑞QQ横空出世,再给汽车的准入门槛拉低了一大截,汽车也从奢侈品变为普通家庭可负担的交通工具。彼时,奇瑞QQ疯狂吸金,于是奇瑞在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程序,但很可惜这次上市计划很快夭折,问题就出在和上汽之间的股权纠纷上。而且,自这次启动IPO失败以来,奇瑞的上市计划屡次受挫。

钱是赚到了,但奇瑞也不可避免的被贴上了"低端廉价"的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提到奇瑞,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省油耐用的买菜车”。

长远来看,标签问题是致命的,就拿广汽埃安看,性能和价格等优势正好切中了网约车司机的需求点,于是在2021到2022年期间风光无限,AION S、AION Y两款车型占据了新能源网约车的大部分份额。但是,当网约车行业开始饱和后埃安的销量也跟着开始下滑,日常家用车谁愿意顶着一个网约车的标签呢?

“低端”标签不再有

近年来关于奇瑞“低端廉价”的标签似乎已经淡化了,这些年奇瑞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奇瑞“出道”的时候,正是中国汽车市场火爆的时候,奇瑞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打开销量,到2007年8月,奇瑞迎来了第100万辆汽车下线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奇瑞销量高达38万辆,同时也出口到了56个国家,在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埃及、印尼、乌拉圭等6个国家建立了7个工厂。

图源:最华人

2010年3月,第200万辆奇瑞汽车下线,当年销量也来到了68.2万辆,次年7月,第300万辆奇瑞汽车下线。尽管奇瑞发展的如此迅速,但尹同跃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因意识到危机而失眠。尹同跃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奇瑞曾经的辉煌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光。

事实也是如此,随着消费升级和合资品牌汽车的市场下沉,驻守低端市场、依靠低价取胜的中国自主品牌节节败退。

2010年,自主品牌的车型大同小异,那时候,找个车型抄一抄是自主品牌的常态,这种状况也深深刺痛了奇瑞领导层,于是奇瑞有了进军高端市场的打算,彼时,中高端市场都被合资品牌占领着,放弃现有的舒适区是需要很大魄力的,面对资历更深的合资车企技术,“杀出血路”也并不容易。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尹同跃表示:“过去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井水不犯河水,它们干高端,自主品牌干低端。但当时我们已经感觉到合资品牌一定会往下探,消费一定会往上走。奇瑞车原来在上海等地卖得很不错,但后来越来越少,这说明消费在升级,低质低价的产品以后没有用户。过去我们去国外,看到中国制造的东西都很便宜,这怎么可能赚到钱?用血汗换一点面包而已。”

“所以我们反复问自己,未来在哪里?比较优势在哪里?客户是谁?别人买你东西的理由是什么?你不能总靠爱国主义让人家买你价低质次的东西吧。因此奇瑞必须转型,要靠智商、品牌、技术和体系去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这样,奇瑞经历了一个产品青黄不接的过程,期间销量连年下滑。但在2013年11月底,奇瑞在新的体系和流程下做出了瑞虎5,并大获成功,2014年该车型全年销量达到9.5万辆以上,在当年自主品牌SUV中排名第13位。随后几年陆续推出的瑞虎7、瑞虎8、艾瑞泽5、艾瑞泽8在价格上都在10万元左右。

瑞虎系列的成功对奇瑞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从这款车型开始奇瑞的品牌形象有了转变,早期“低端廉价”的标签已经逐渐松动,奇瑞的车型也已经成功杀入中高端市场。

布局新能源开启新征程

近年来,奇瑞布局的新能源品牌有智界、星途、开瑞、iCAR等,燃油车为主的品牌捷途和奇瑞自身也出了一些插混或纯电车型,这些品牌走了不同的路线和定位,其中星途和智界品牌车型的价位已经普遍来到20万左右了。

图源:汽车之家

回顾奇瑞的新能源历程就能发现,尹同跃每一步走的都很早。早在2001年,奇瑞就成立了清洁汽车项目组,开始研究混动汽车。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这一年,万钢教授向国务院提出“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主张跳过传统燃油车技术壁垒,通过新能源实现产业升级,该建议被采纳并成为国家战略。

2001年底,奇瑞的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成功跻身国家“863”计划,尹同跃可以说是最早跟上时代步伐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哪吒汽车的创始人方运舟就是在这时候转入“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的,他自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奇瑞工作,到创立哪吒的时候,他已经在奇瑞工作了16年。

2009年,奇瑞首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奇瑞S18顺利下线。从外观上看,很像奇瑞QQ,又有一种浓厚的“老头乐”感觉,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奇瑞新能源史上的重要时刻。紧接着2010年,奇瑞便布局了奇瑞雄狮,专注于汽车智能化业务。

图源:今日闵行

只可惜,奇瑞在新能源领域一直没打出特别响亮的名声,属于“低调卖车”的代表。但这并不代表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的实力弱。

2025年4月10日,奇瑞汽车混动之夜暨开源计划发布会上,奇瑞正式发布了最新全球混动技术、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和奇瑞混动技术开源计划。据官方的说法,这是全球第一次有车企将混动技术进行开源!

据“电动车公社”分析,剥开表象去扒本质,所谓车企技术开源的具体动作是很难量化的,但宣传目的是极为明确的,就是要立“天下第一”的招牌。这就有点像学生时代好学生自愿把作业拿出来给小伙伴们抄,隐含着的意思是,一不怕你们学,反正都追不上我;二是对自己的答案足够自信,肯定错不了。

坎坷的上市之路

奇瑞选这个时间点公布开源计划,确实也有为上市造势的可能,反观奇瑞这一路走来,上市过程似乎才是最大的坎坷。

2004年首次IPO失利后,奇瑞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并实施多品牌战略,瑞麒、威麟、开瑞等子品牌遍地开花。到了2007年,奇瑞第二次冲击IPO,结果却因为多品牌战略平平无奇,再次IPO铩羽而归。

2009年,奇瑞从华融资产等5家企业共募得资金29亿元,并在同年推行多品牌战略,多重举措被外界认为奇瑞正在筹备上市。但到了2011年,尹同跃却表示,由于奇瑞汽车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暂不考虑上市。

2016年,奇瑞想在新能源政策风口到来之时,通过借壳“海螺型材”把奇瑞新能源扶上市,不过奇瑞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不足2万辆。再加上股权结构的老问题,又相继碰壁于A股和港股。

2019年奇瑞启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奇瑞旗下合资公司奇瑞徽银冲击港股与A股,结果却遭遇大股东青岛五道口资金链断裂,虽然后来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斥资100.54亿元接盘。但是,股权结构变复杂了,于是IPO失败。

2022年,奇瑞再度进行IPO,依旧是因为股权结构复杂失败。

2025年2月28日,奇瑞再次筹备上市,并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结果因在港交所递表满6个月未获聆讯而失效。直到8月29日,奇瑞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才有了正式通过聆讯的消息,奇瑞或许会成为上市最坎坷的车企之一。

从聆讯后资料集披露的数据来看,奇瑞近年来呈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的增长态势。

图源:牲产队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人民币2698.97亿元,净利润达143.34亿元,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大幅跑赢全球乘用车行业平均水平。从过往业绩来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增长动能持续强劲。

销量方面,奇瑞2024年以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这一成绩使其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并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

奇瑞也是2024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乘用车公司中,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国内销量、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业。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5%,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国内销量同比增长55%,海外销量同比增长55%,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全品类、全市场”均衡增长代表。

从1997年成立至今,奇瑞的发展轨迹始终与中国汽车工业的进阶紧密相连。从早期的QQ系列打开市场,到瑞虎、艾瑞泽等爆款车型支撑销量,再到新能源品牌构建多元矩阵,奇瑞一直紧紧抓住人们的需求。从 “造百姓买得起的车” 到 “向中高端市场突围”再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奇瑞的下一程,依然值得期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sset Entities ...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Asset Entities(ASST)宣布其与 Strive En...
再递招股书!思格新能源,拟赴港... 9月8日,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格新能源”)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今年2月...
刘绍基:科企正成为赴港IPO的... “随着科技创新企业的不断涌现,港交所对该类型企业的上市门槛放宽,科企正成为赴港IPO的重要力量!”9...
深度解析zkBTC Bridg... 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探索中,跨链桥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但大多在安全性、去信任化或经济可持续性上存在妥协。L...
宇树科技IPO倒计时,王兴兴接... 瑞财经 吴文婷9月9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杭州翌心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
腾讯押注的85后学霸,要IPO... 私域SaaS赛道最激烈的资本局,终于摊牌了。 当微信月活突破14亿,一个新的赛道正在改写商业规则。近...
8月核心CPI继续回升,促消费... 今日(9.10)大盘全天缩量反弹,消费ETF(159928)微跌0.23%两连阴,全天成交额超6.1...
ETF主力榜 | 中概互联ET... 2025年9月10日,中概互联ETF(159605.SZ)收涨2.22%,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大宗...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09月10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1笔成交,合计成交量600.00万股,成交金...
科创债ETF鹏华(551030... 截至2025年9月10日收盘,科创债ETF鹏华(551030)震荡回调。截至9月9日,科创债ETF鹏...